2.多擦臉。用手輕輕擦拭或拍打面部65438+每次0-2分鐘,每日2-3次。因為經絡系統中的足三陽經都是從頭面部開始的,搓臉可以疏通經絡,有美容面部的作用。
3.眼睛要經常運動,即眼睛要勻速轉動,每個轉動方向可用2-4拍,眼睛要適當休息。眼球運動可以加速眼部局部血液循環,防止視力下降,還可以明目醒腦。
4.耳朵要壹直用兩個手掌捂住,食指放在中指上,向下彈十下,然後突然張開嘴。打耳洞可以預防耳聾,增強記憶力。
5.舌要觸腭,舌要輕觸腭,也叫鵲橋,意在連接任督二脈,以達到平衡陰陽的目的。
6.牙齒要勤敲,即上下兩排牙齒輕輕咬合,每次敲36下,先敲大牙再敲大牙。可以達到固齒、清熱、治療牙病的效果。
7.金壹要數咽口幹,待口水滿了再咽三次。能起到滋陰益氣的作用。
8.濁氣往往在體內慢慢呼出。具有清濁養臟的作用。
9.宜保持背部陽氣溫暖,此處為督脈所在。不斷的溫熱可以使陽氣運行,到達全身的經絡,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可以采用按摩、日光浴等方法。
10.胸部要時刻為心肺做好保護,需要特殊的保護,防止外來的病原體入侵。
11.腹部對於腸胃器官要勤揉,腹部按摩有利於消化。
12.古道要經常捏肛門,平時有意識地捏肛門,可以防治痔瘡、肛裂等疾病。
13.四肢要經常抖動四肢,經常鍛煉。他們應該只是鍛煉四肢的肌肉和骨骼,也可以通過肢體運動促進內臟氣血運行,增強體質。
14.腳心要經常用右手心(勞宮穴)和左腳心(湧泉穴)摩擦,可以溝通心腎,使水火共濟,防止失眠多夢。
15.皮膚要經常用手掌和毛巾沐浴,即全身按摩可以疏通經絡,激活氣血,抗衰老,預防疾病。
16.守口如瓶很便宜。古代養生家主張,小便時要集中精力,即不要張口呼吸,同時輕輕咬壹下牙齒,可以保存氣血,有利於濁氣和渣滓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