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莊子寓言:老子談治天下:不擾人心

莊子寓言:老子談治天下:不擾人心

老子,姓李明兒,漢字發音。道家學派的創始人和主要代表被道教尊為始祖。而莊子也叫“老莊”。

老子的弟子之壹崔屈。

有壹天,崔渠問老聃:“不治理天下,如何使人行善?”

老聃說,“這很簡單。妳壹定要小心,不要擾亂人心。因為當人受到排擠,情緒低落的時候,情緒就會低落;當妳受到尊重和重視時,妳的情緒就會高漲。

人的內心壹上壹下就會因為外力而憔悴。

而且,面對排斥,人們往往表現出溫柔迷人的姿態,為的是讓壹個內心強大的人可憐他。這種人此時所謂的忠誠早已煙消雲散,內心的焦慮如火,勇氣如冰。這種變化的速度就像瞬間到達四海。所以,千萬不能擾亂人心。

人心和思想不壹樣,很難控制。當他們安靜的時候,他們像深淵壹樣寂靜。壹激動就飛上天,又激動又驕傲。這就是心!

以前黃帝就開始用仁義擾亂人心。所以,姚順大腿骨瘦如柴,小腿無毛,壹輩子辛勤勞作,養活天下百姓。他們拉著長臉宣揚仁義,克制情緒活動建立法度,卻依然無法制服天下。

姚於是把茍鬥流放到崇山,把三苗流放到三東,把* * *工流放到遊都,希望能鎮壓他們。這就是無法制服全世界的典型表現。

延續到夏商周,天下更亂,盜賊如夏傑,仁者如曾參、邱實,墨家、儒家也興起。

於是,快樂的人和憤怒的人開始互相懷疑,愚蠢的人和聰明的人開始互相欺騙,善良的人和邪惡的人互相批判,荒謬的人和誠實的人互相嘲諷,世界從此衰落。

人的本性不同了,生活中的純真已經消失了。世界上每個人都喜歡聰明,而人民卻因為汲取智慧而失去了他們的自然天性。

所以統治者用斧類刑具懲罰百姓,用禮儀傷害百姓。天下之亂,根源在於擾亂人心。

所以智者隱居在大山深處,宛成王則憂懼朝廷。

當今世界,被砍頭戴鐐銬的人此起彼伏,而儒墨則急於止亂,在鐐銬間談之。

哦,那太多了。他們羞恥無恥到了極點!

我至今不知道聖賢是不是枷鎖上的橫桿,仁義是不是枷鎖上的榫卯,又怎麽知道像曾參、邱實這樣的仁政君王是不是夏傑、盜足的前輩?"

所以說“只有放棄聰明和小聰明,才能統治世界!”

莊子用老子的話來講治國之道:舍小聰明,治天下。

在莊子看來,不僅不能附加智慧和智謀,還應該長期保持純真的心。

故事中,老子對崔屈說:“不要再攪人心了。世界上最不受約束的就是人心。”

可見人心是最不穩定的,最容易被激怒,所以養生要以養心為主。

人平靜了,自然就會舒服,壹切都會順利,最終達到目的。

人如果焦躁不安,就會焦慮不安,從而失去理性,做出壹些不合邏輯的舉動,最終導致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