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小學手拉手活動計劃

小學手拉手活動計劃

為了保證活動的有效實施,通常需要事先制定壹個完整的活動計劃,活動計劃是對壹項活動具體行動的詳細規則、步驟和安排。那麽妳知道怎麽寫活動計劃嗎?以下是我為妳整理的2020年小學手拉手活動範文,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小學手拉手活動方案1交警希望小學位於風景秀麗的太和鎮孫嘉村,占地面積1861平方米,建築面積657平方米。20xx年秋立項,20xx年4月25日開工建設。淄川區交警大隊投資65438+萬余元,擴建校舍20余棟,硬化校園700余平方米。有5個班,學生125人,教職工10人,困難學生20多人。

壹.活動主題:

給孩子找壹個成長的夥伴,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二、活動概念:

教育需要創新,觸動學生的心靈。教育立足現實,依托現實,重在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我校大部分學生家庭條件優越,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任性而缺乏責任感,對有需要的人缺乏必要的關愛。“手拉手”互助活動是壹項有意義的實踐教育活動,引導孩子們團結互助,共同進步。

三、活動的目的:

1.讓我校與對方學校的學生結成“壹對壹”的手拉手夥伴,通過壹系列活動增進相互了解,加深相互友誼,引導雙方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2.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我們可以真正體驗到真誠的友誼,並培養出樂於助人、團結友愛的健全人格。豐富校園生活,陶冶高尚情操。

3.通過這個活動,讓孩子多交壹個朋友,收獲壹份友誼,體驗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友善、理解、包容和關愛,讓學生形成積極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

四。活動的主要內容和形式:

1.我校學生自願資助壹名學生,年費300元。

2.作為回報,對方學生自願拿出自己的地塊,我們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種菜。學校集中置換自留地,指派專人管理,每年收取每平方米15元的管理費,用於支付人工、種子、有機肥等費用。

3.學生周末兩天互相拜訪對方家,體驗自留地,了解農作物。學生可以在每周五之前報名,學校會協助租車,費用、食宿自理。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教師實地指導。

4.每周日下午,校車將蔬菜拉回到學校,各家各戶帶回。

5.學校不定期組織壹系列進山活動,如清明節徒步、采摘、挖野菜、不同強度徒步、六壹晚會、夏令營、篝火晚會、送春聯等。,以保證友誼的持續發展。

6.低碳景區要做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小宣傳員”。已開發的景點有潭溪山、瀑布群、雲明山。學校低價買票。

7.寫壹封朋友信,寫壹篇體驗日記,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小學手拉手活動方案二壹、活動目的:

開展城鄉“手拉手”活動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體驗農村教育,感受淳樸的農村生活。通過生活在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不同條件的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助和服務,引導學生認識社會,培養樂於助人、團結友愛的健全人格,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勞動意識,培養艱苦奮鬥的精神,特別是“關心、知難而安、友善”的精神。

今後,家委會將繼續推進“手拉手”活動,通過書信往來、同吃同住同勞動、邀請參加活動等方式,拉近城鄉學生的距離,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二、活動時間:

Xx年165438+10月30日14: 00。

三。地點:

長清區大孤山小學

四。參與者:

濟南市吳京路小學xx四班的老師、同學和家長,濟南市長清區大孤山小學的老師和同學們。

動詞 (verb的縮寫)集合時間和地點:

10月30日周五165438+12: 40,參加活動的家長在校門口集合,12: 50準時離開。乘車去,乘車回,以便安排報名前後的座位。

不及物動詞交通和費用:

統壹乘坐遊覽車,費用根據參加人數另行通知。

七、服裝要求:

學生穿校服,有親子裝的家長穿親子裝。

八。活動組織:

總司令:朱亦辰神父

派遣:孫建壹的爸爸

組織:劉奕辰爸爸。

車輛:匡晨宇的父親

其他人員分工根據報名情況另行安排。

九。活動流程

(1)啟動儀式:

1.雙方師生家長聚集在操場,活動由大孤山小學宣布。

2.雙方代表發言

(1)大孤山小學代表發言

⑵濟南市吳京路小學代表發言

3.程序性能:

(1)雙方各派壹名學生主持節目。

(2)雙方各準備兩個節目。

①濟南市吳京路小學二十年級四班的表演有:跆拳道表演和舞蹈。

②大孤山小學xx年級1班的表現。

4.大孤山小學代表宣布儀式結束。

(2)聯誼活動:

1,雙方學生進入二年級壹班,由大孤山小學的老師帶領,陸吾小學的孩子們圍坐在壹起,* * *壹起上課。

2.家長們在教室外面等著。

3.雙方交換禮物:

⑴濟南市吳京路小學xx年級4班贈送隊旗和書籍。

(2)大孤山小學贈送農作物種子。

4.寫壹個願望

雙方學生把夢想寫在紙上,在教室裏完成。

5.感恩的心釋放它的理想:

伴隨著《感恩的心》的音樂,學生們走進了操場。同學們依次把心願卡放進盒子裏,在主持人的祝福中放飛理想!

6.學生可自由交流活動10分鐘。

(3)活動結束後,乘車回學校。

X.註冊方法

這項活動是班上的主要小組活動。如無特殊原因,盡可能邀請所有學生參加。服從指揮,遵守紀律,交aa。

本方案下跟帖報名,不接受短信、電話、qq報名。格式如下:

免責聲明已閱讀,xxx由爸爸/媽媽帶領參加手拉手活動。

報名截止時間:10月28日淩晨112: 00。

XI。有關註意事項

1.每個學生應該帶至少三本書作為禮物,寫上他們的名字,或者寫下問候。

2、安全第壹,活動需要家長陪同,因特殊原因不能參加活動的家長請放心,手拉手活動會深入開展,下次仍有機會參加;不參加活動的孩子周五在學校由其他老師帶領,家長按照正常上學時間接孩子。

3.最近氣溫下降,請家長給孩子多加衣服。

4.帶上足夠的飲用水,不要帶零食。

5.準時到達,以免耽誤出發。因特殊原因不能參加活動的學生,請在註冊後打電話給朱亦辰的父親。

十二。放棄

xx四班家委會組織的所有活動均不以營利為目的。家長根據自己和孩子的情況自願參加,家委會只負責召集和協調。所有註冊的參與者均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未成年人須有監護人陪同),完全接受此聲明。如果在活動中發生人身傷害,學校和家委會將承擔賠償責任。

手拉手活動方案3小學“手拉手”活動體現了壹種互相學習,* * *共同提高,助人為樂,* * *建設文明的人文精神,是新時期對領導、教師和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人文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領導、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助、服務,引導城鄉師生在關愛他人、服務他人的過程中了解國情、社情、校情,增強師生之間的親和力,培養他們的社會主義責任感和集體主義意識,形成以學校為本位,以學生為主體,以領導、教師、輔導員為紐帶,城鄉優勢互補。

壹、活動的內容和目的:

1.學校幹部通過交流相互學習先進管理經驗,全面提高管理水平,用現代教育新理念管理學校的每壹項工作,促進學校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2.教師通過交流加深對新課改的理解,共同研究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學習先進班級管理經驗,把班級工作提高到壹個新的管理水平。

3.通過交流,同學們結成“手拉手的好朋友”,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在“共同體驗生活”、“書報交友”、“書信往來”等活動中感受同學之間的優秀品質,從而樹立從小熱愛勞動、克服困難、努力學習、立誌成功的決心。

二、與會人員:

兩校共有校領導3人,教師6-10,初三學生44人。

三、活動過程:

第壹階段:校領導、虎山小學師生來到王楠中心小學。

1,“攜手”配對儀式

(1)區教育局領導講話

(2)虎山小學領導講話

(3)王楠中心小學領導致辭

(4)教師代表發言

(5)虎山小學學生代表發言。

(6)王楠中心小學學生代表發言。

(7)鎮教委主任講話

2.學校領導、老師和學生攜手合作。

3.* * *與人交流,體驗生活

(1)校領導在校長辦公室交流學校管理經驗。

(2)教師在閱覽室交流教學和班級管理經驗。

(3)學生由導師帶領參加手拉手活動。活動順序如下:

壹、* * * *壹起參觀農家院;

B.參觀王楠鎮的鄉鎮企業:凱日化工廠、恒力助劑廠;

c、去果園參加勞動(除草、鋤地、聽園丁的技藝);

d、湖山小學同學手拉手去同學家,壹起吃午飯,了解農村生活和習俗。

4.下午兩點半,在中心小學報告廳集合。每個學校都會有5-6個文藝節目進行聯歡。同學們會填寫聯系卡,交換紀念品,交流學習心得,加深感情,鞏固友誼。

5.寫壹封“手拉手的友誼信”。信中主要是交流對活動的感受,表達對同學們的關心和祝福。我們要保持聯系,加深友誼,成為學習上關心我們,生活上幫助我們的好朋友,共同成長進步。

第二階段:王楠中心小學的校領導、師生前往虎山小學。

1,交流匯報手拉手交友後的感受和取得的進步。

2.組織網絡活動。(虎山小學整理)

小學手拉手活動方案4壹、活動主題:

給孩子找壹個成長的夥伴,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爭取“牽手”。

二、活動概念:

“手拉手”互助活動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由共青團中央、全國青年工作委員會會同有關部門發起。引導孩子團結互助,共同進步,是壹次有意義的實踐教育活動。我們學校的隊員大多家庭條件不好,有很大壹部分是農民工子弟。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可以多交壹個朋友,收獲壹份友誼。感激別人的幫助。兩校選手可以在活動中學會團結互助,共同進步。

三、活動的目的:

1.讓我們學校的七支隊伍和對方的隊伍組成“壹對壹”的手拉手夥伴。通過壹系列活動,增進相互了解,加深相互友誼,引導雙方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2.通過少先隊隊員之間的交流,讓隊員們真正體驗到真摯的友誼,形成積極豐富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培養樂於助人、團結友愛的健全人格。豐富校園生活,陶冶高尚情操。

四、活動準備

1,聯系對方校大隊輔導員,確定隊伍,討論活動內容,達成* * *諒解。

2.設置背景。

3.與父母溝通,取得他們的支持和理解。

4、團隊教育(紀律、禮儀、衛生、生活等。)

五、手拉手章標準:

1,隨時準備幫助別人。

2.搞好大隊、中隊組織的手拉手活動,服從輔導員、老師的安排,遵守紀律。

3.與另壹所學校的孩子結對,學會感激別人的幫助。

4.和“手拉手”的朋友保持聯系,協議期間堅持溝通(交流)。

不及物動詞活動時間:

20xx 65438+10月23日

七。地點:

秦淮區賈崗門小學

八。活動:

1.開展“妳我攜手心連心成長”主題活動。

(1)升國旗,奏國歌。

(2)兩位輔導員都發言。(介紹學生情況,安排“手拉手”活動內容)

(3)另壹名學生代表發言。

(4)團隊之間找朋友。

(5)組織隊員填寫“手拉手友誼卡”,相互牽手,揮舞友誼卡,齊聲高呼:“紅領巾,手拉手,我們都是好朋友。

(6)接受好朋友送的春聯和小禮物。

(7)邀請好朋友到家裏做客。幹壹次農活,吃頓團圓飯。

(8)合影留念。

(9)團隊成員齊心協力,為社區做好服務,做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小宣傳員”。

小學手拉手活動方案5壹、活動主題:

給孩子找壹個成長的夥伴,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二、活動概念:

根據《中央國務院關於進壹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幹意見》,立足實際,註重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大多數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來自經濟條件相對優越的家庭。他們過得太安逸,衣食無憂,習慣以自我為中心,任性,缺乏責任感。他們遠離偏遠的農村,沒有體驗到“每壹粒都很辛苦”的滋味,對貧窮的生活和單調的生活方式缺乏理解,對需要幫助的人缺乏關愛。“手拉手”活動可以讓玩家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包容和友誼,幫助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

三、活動的目的:

1,讓兩校學生結成“手拉手的好朋友”,通過壹系列活動增進相互了解,加深相互友誼,引導雙方學生在學習生活中互相幫助,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2.通過活動,讓隊員們真正體驗到壹份真摯的友誼,形成積極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

四。活動:

1.組織全體學生捐贈學習和生活用品(包括衣服、帽子、鞋子、被子等。)為大慶憑祥貧困學校“幫扶對象”。

2.選取我校3-5年級的優秀學生,與結對學校的“幫扶對象”結成壹對壹的“手拉手好朋友”,開展“四個壹”活動,即交壹個好朋友,寫壹封朋友信,送壹份小禮物,向小夥伴學習壹門新知識(新技能)。通過學生之間的結對,讓少先隊員在進城或下鄉的實踐中得到鍛煉,轉變觀念,更新觀念。

3.組織以生活體驗為主要目的的聚會活動——“我去好朋友家”“我帶好朋友回家”,努力為“手拉手好朋友”創造見面機會,深入了解彼此的學習生活環境,聯絡感情,增進友誼,相互鼓勵,共同進步。

動詞 (verb的縮寫)這壹時期的具體活動:

1,攜手找朋友:(4月初)

我校德育處與少先隊大隊、結對學校取得聯系,確定幫扶對象,填寫結對表,逐壹幫助隊員結成“手拉手好朋友”。

2、手拉手交朋友:(4月中下旬)

(1)組織全體同學捐出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用品(包括衣服、帽子、鞋子、被子等。)為“幫助對象”。

(2)組織結對夥伴開展“書信活動”:

a、寫“手拉手交朋友”。信中主要介紹了他的生活、學習、家庭和學校,並表達了對遠方朋友的關心和祝福。寫信和寄信必須由玩家自己完成,以表達他們的真實感受。同時,我們提倡在給朋友寫信時,壹定要隨信附上郵票、文具和未使用的信封,以免增加貧困地區孩子的負擔,保證交友活動的順利進行。當孩子收到遠方朋友的來信時,要提醒他們保持聯系,持之以恒,這樣才能加深友誼,成為真正的好朋友。我們應該提倡互相學習,教孩子如何交朋友。讓孩子從字母的小窗口尋找大千世界,了解彼此朋友的生活,珍惜今天,更加努力。通過字母的對比,讓孩子找到自己的責任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b、送壹本好的書報,壹些文具或者幫農村朋友訂閱壹本學習雜誌。我校學生可以把自己買過的新書或讀過的優秀書報期刊寄給遠方的朋友,也可以幫農村朋友訂閱壹本學習雜誌,讓貧困山區的孩子通過讀書看報更新觀念,獲得真知,茁壯成長。

3、手拉手看朋友:(五月)

(1)“我去好朋友家了”(5月初,我們學校去大慶憑祥小學“牽手”)

由學校德育處和大隊部牽頭,帶學生到大慶市憑祥小學尋找結對夥伴,給他們送去衣物和學習用品(包括1-5年級學生捐贈的物品),開展社會活動,體驗農村夥伴的田園勞作,促進相互了解和友誼。

(2)“我把我的好朋友帶回家了”(5月下旬,大慶憑祥小學來我校“牽手”)

接大慶憑祥小學的小夥伴來到城市,和小夥伴們壹起吃、住、學、玩,讓農村孩子感受城市孩子的學習生活,激勵他們為了美好的明天更加努力學習。

小學手拉手活動方案6壹、活動主題

* * *築起心連心的橋梁,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城鄉攜手,為孩子尋找成長的夥伴。

二,活動的概念

教育需要創新,觸動學生的心靈。新課程標準下的教育強調教育內容要立足於實際,依靠實際,註重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手拉手”活動可以讓隊員們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信任、友好、理解、包容和友誼,幫助他們形成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情感體驗,同時發揮兩所大學的教育優勢,互通有無,取長補短。

三、活動的目的

1,讓城鄉兩個班級的學生結成手拉手的夥伴,通過壹系列活動增進相互了解,加深相互友誼,引導雙方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相互幫助,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2.通過活動,讓隊員們真正體驗到壹份真摯的友誼,形成積極豐富的人生態度和情感體驗。

3.通過派遣教師到農村,我們可以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並為彼此的學校教育註入新鮮血液。

四。活動內容

1.兩個學校的老師手牽手。

積極開展結對學校之間的互動教研活動。立足課堂教學改革,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通過教師之間結對,形成“師徒”的紐帶,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進壹步強化教師的“競爭意識、責任意識、主體性和爭先意識”,優化教學目標、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促進結對學校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

2.兩所學校的學生手牽手。

(1)以學生“手拉手”結對活動為載體,廣泛開展“三個壹”活動,即交壹個好朋友,寫壹封“手拉手”友誼信,送壹份禮物給小夥伴(如壹本書、文具,或幫忙訂閱壹份報紙或制作壹張卡片)。通過城市和農村學生的結對,

(2)時機成熟時,組織“城鄉小學生聯歡”活動,努力為“手拉手”的朋友創造機會,深入了解彼此的學習生活環境,增進友誼。

(3)以“我和朋友壹起學習”為主題,組織隊員到對方學校觀摩或參加學生活動或比賽。

(4)開展以生活體驗為主要目的的“我帶小夥伴回家”活動。

動詞 (verb的縮寫)近期的具體活動:

1,手拉手找朋友:了解雙方師生情況,做具體活動策劃。

2.手拉手交朋友:(我校派教師代表攜帶孩子們的信件和禮物到呂店鄉中心小學開展手拉手活動)

(1)時間:20xx 11月

(2)地點:xx鄉中心小學

(3)對教師的要求:選派兩個優質班下鄉,積極開展結對學校之間的互動教研活動。

(4)對學生的要求:做到“五個壹”:手拉手交壹個好朋友,手拉手寫壹封朋友信,給小夥伴送壹本好書(或報紙、文具、賀卡),為小夥伴做壹件好事,向小夥伴學習壹門新知識(或新技能)。後兩項可以作為後續活動。目前只進行“三”。

3.與學校攜手:學校向魯甸鄉中心小學捐贈部分教學用書,幫助學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