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麽夏天怎麽吃更健康呢?我們都知道綠豆是夏天的時令食品。炎炎夏日,壹碗甜甜的綠豆湯,會讓口渴和暑氣消散壹會兒,對無數人來說是好事。然而,我們的健康專家聽說,夏季是在夏季治療冬季疾病的最佳時間。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提出了“春夏養陽”的思想,“冬吃蘿蔔,夏吃姜”的習俗也流傳至今。
那麽問題來了。綠豆和生姜明顯是寒熱性食物。這兩種食療方法不矛盾嗎?炎熱的夏天應該喝綠豆湯解暑降溫,還是春夏喝姜湯補陽?
別急,張醫生現在就揭曉答案。這兩個看似矛盾的養生觀,其實不是,只是針對不同的人和情況。就像四川人吃辣,東北人吃鹹。適合自己身體狀況的方式才是健身的好方法。
生姜味辛,性溫,同時具有發散、溫補的作用。夏天,自然界的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服用生姜散寒通絡,然後借助自然上升的陽氣,提高體溫,使體內的寒氣消失。特別適合陽虛或體寒的人食用。
生姜建議早上吃,陽氣上升更旺盛,隱藏的邪氣更容易被驅散。但切記不要吃太多,兩三片就好,否則會導致胃熱。
但夏季吃姜並不適合所有體質的人,尤其是陰虛或熱性體質的人。如果試圖效仿,會導致外熱內熱,耗氣傷津液,不好。陰虛體質的具體表現為:手腳發熱、愛喝水、經常口幹、眼幹、鼻幹、皮膚幹燥、心煩易怒。
春夏吃姜適合陽虛怕冷的人。其他體質的人夏天更要註意防暑降溫,喝點綠豆湯清熱解毒,消暑解渴,過個滋潤涼爽的夏天。
夏季氣候有兩個主要特征——熱和濕度。這個時候,天地仿佛變成了壹個大蒸籠,我們就在中間,被“蒸”得滿頭大汗。隨著汗液的大量流失,津液逐漸不足。綠豆壹看到就來幫忙,沿著消化道進入體內,幫助河水補水,並以其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努力維持河水中的生態平衡。
炎熱的夏天容易出現哪些問題?很容易忘記茶和飯,吃什麽都不舒服。中醫認為“濕易困脾胃。”也就是說,夏季濕重會導致脾胃功能下降,人會出現食欲不振、腹脹的情況。而綠豆善於消暑化濕,可以增加脾胃的運化能力。科學證明,綠豆中的磷脂酰膽堿、磷脂酰甘油、磷脂酸具有刺激食欲的作用。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於綠豆解暑利尿的成分主要在綠豆皮中,所以用於解暑的綠豆不要煮太久,大約需要15分鐘到20分鐘才能煮好。
雖然大部分人可以放心喝綠豆湯,沒有太多禁忌,但是對於以下人群,就不要喝太多了。
對於很多平和體質的人來說,在選擇綠豆和生姜的時候,要根據自己生活的實際情況來。
現代人的夏天和古代沒什麽區別。我們到處都有空調。如果在空調房裏呆了差不多24小時,毛孔都是封閉的,感受不到很多暑濕之害。這時,如果貪涼喝涼,大量吃冷飲、瓜果、綠豆湯,就會給身體埋下壹個寒災,使妳的陽氣壹天天受損。壹旦妳身體的陽氣受損,就會出現很多疾病。
所以,對於現代人來說,即使不是陽虛,只要沒有明顯的熱象,夏天吃點姜還是有好處的。如果妳是高溫工作者,很少呆在空調房裏,就不要像別人壹樣吃生姜。妳必須多吃綠豆來消暑。
可見,食療保健除了了解壹些專業知識外,還要根據自身情況隨時調整,切不可人雲亦雲。想好了再養生!
#人人健康超級組合# @人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