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這是什麽病?我應該怎麽對待?

這是什麽病?我應該怎麽對待?

分類:醫療衛生>;& gt中藥

問題描述:

患者右膝關節疼痛兩年多,最近加重。患者反映右腿麻木,雨天加重,雙膝、眼部、委點壓痛。請問這是什麽病?我應該怎麽對待?

分析:

妳好;關節炎;

磁力療法

磁療又稱磁場療法,是指應用磁性材料產生的磁力線產生磁場,根據人體經絡穴位進行治療的方法。具有止痛、鎮靜、消炎和消腫的作用。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的康復和治療提供了有力的手段。治療方法可分為敷貼、旋磁療法、振動磁療等。

使用方法:常用,取直徑10 mm,厚度約5 mm,表面磁場強度500-1500高斯的磁盤,直接貼於局部或疼痛部位,用膠布固定,1次3-6點,每日1次,每次20-30分鐘。

2.熱熨療法

熱燙療法是常用的外治法之壹。它是將壹些中草藥或其他傳熱物體加熱後,用布包裹起來,放在人體的某壹部位做往復或旋轉運動的壹種治療方法。熨燙通過對特定部位的皮膚進行加熱或借助熱量將熱氣強行送入體內,具有舒筋活絡、活血化瘀、散寒祛邪、緩解疼痛的作用。適用於類風濕性關節炎,屬寒痹,關節冷痛,清熱解表。

熱燙療法可分為磚燙、鹽燙、藥燙等。

(1)燙磚:將磚放在爐子上燒熱,用厚布包裹,在患部燙平。處理過的部位要蓋3-5層布,以防燙傷。熱量降低後,可更換1熱磚,重復多次。

(2)鹽燙:鍋內放鹽,小火煨至熱。壹半裝進布袋,袋口紮緊。放在疼痛部位來回燙。待其涼後,另壹半熱鹽放入袋中備用,1-3次,每日壹次。每次40分鐘左右。

(3)藥物熨燙:溫經通絡、調理氣血等芳香藥物多用於研成粉末,用熱酒醋炒後,用布包裹或袋裝,置於患處熨燙,或在患處來回移動,使皮膚受熱均勻。如果溫度過低,則更換,重復多次。有很多藥物和方法可以選擇。下面簡單介紹壹下:

將蔥白250g打碎,放入炒好的青鹽250g中,翻炒1-2分鐘,放入布袋中,熱燙痛處。藥袋壹涼就要更換。每天兩次,每次30分鐘。

3.蠟療法

由於石蠟熱容量大,導熱系數低,即使溫度高於75度,也不會發生皮膚灼傷。石蠟借助熱傳導,將熱能緩慢傳遞到人體,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這就是所謂的石蠟療法。蠟療後,鄰近的小血管擴張,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軟化組織,改善皮膚營養,加速組織再生。隨著溫度的降低,局部包覆石蠟的體積逐漸減少,壹般為65438±00%。所以蠟療對局部施加壓力,可以阻止血液和淋巴液滲出組織。蠟療對慢性風濕性關節炎特別有用。

蠟療可以在家裏進行。買500克53-56度的醫用石蠟,放在鋁盤或搪瓷盤中,用小火將蠟完全融化,讓其逐漸冷卻。為了使龐塊表層和底層幾乎同時凝固,可以在盤中加壹些冷水。水比蠟重,它會流到盤子的底部。當表層和底層的蠟差不多凝固時,就成了外圍凝固,中心熔化的“蠟餅”。此時倒掉水分晾幹,將“蠟餅”倒在塑料布或毯子上。將“蠟餅”快速包裹在需要治療的部位,用毛毯保溫30-60分鐘。完成後,石蠟很容易被剝離。如果局部有壹點水,就要烘幹。石蠟可以重復使用,經濟實惠。

4.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是用拔罐器具扣在患部或穴位上,通過火燒、加溫或直接從火罐中抽出空氣,使火罐內產生負壓,使之緊緊吸在皮膚上的壹種治療疾病的方法。拔罐具有溫散寒邪、活血行氣、拔膿祛腐的作用,是類風濕性關節炎常用的輔助療法。?

操作方法:壹手拿著罐子(玻璃罐、竹罐、陶瓷罐)。如果沒有這種罐,可以換成茶杯和瓶口光滑的罐瓶)。另壹只手用筷子或夾子夾住點燃的酒精棉球(棉球不能太濕,以免滴酒燙傷皮膚),快速旋轉入罐1-2圈,取出,用握罐的手將罐扣在穴位或痛點上,放置10-65438。註意事項:拔罐時註意不要讓患者暴露在寒風中。在前壹次拔罐中的瘀血尚未消退之前,不宜在同壹部位拔罐。有局部皮膚潰瘍的婦女,或懷孕3個月內,6歲以下兒童,嚴重心臟病、血友病和精神病患者應禁用。

5.螞蟻療法

螞蟻是節肢動物門昆蟲綱的群居昆蟲。因為螞蟻長期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不會生病,所以人們很重視。用螞蟻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越來越受到重視。據有關研究,螞蟻含有高能化合物、三磷酸腺苷、類固醇、雄激素、雌激素、腎上腺皮質激素、甲酸、氨和17種遊離氨基酸。螞蟻還能合成草蟻醛,是壹種不可多得的滋補品。螞蟻體內的鋅含量非常豐富,是已知動植物食物中最高的。每1000克螞蟻含有超過120毫克的鋅。內科醫生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血清鋅含量普遍降低,許多報道用螞蟻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取得良好效果。

具體用法,有單獨服用:用大黑螞蟻曬幹,研成細粉,每次服半勺,每日三次,開水沖服。或者將螞蟻粉裝入普通空心膠囊,每日2-3次,每次服用4粒。Q出品的蟻王粉和蟻王精,是螞蟻療法的方便用品。也可配合其他中藥使用(略)。

6.飲食療法

治療方法1:芝麻粥

黑芝麻15g,大米50g,蜂蜜適量。功能:滋補肝腎。?

適用於關節疼痛,尤其是下肢,反復發作,甚至關節僵硬,畸形,頭暈,腰酸。

處理2:紅豆粥

紅小豆30g,白米15g,糖適量。將赤小豆煮沸至熟,然後加入白米粥和糖以去除濕熱。

處理3:幹姜薏米粥

薏苡仁50克,糖50克,幹姜9克。先將薏米、幹姜加適量水煮成粥,再調糖服用。1個月每天1次。

處理4:板栗豬腎粥

7個栗子手,1個豬腎,1000克大米。栗子晾幹,大米洗凈,豬腎去膜,洗凈切粒,和大米壹起煮成粥。每天吃7個栗子再吃他們的粥。功效:補腎強筋。主治:關節疼痛,甚至強直,變形,腰膝酸軟,頭暈耳鳴。

7.氣功療法

(1)扣押期

發熱,關節劇烈疼痛,屈伸不利。治療主要是靜態工作。

治療壹:小禮拜天速成法:每天早上壹段時間不梳洗,用淡鹽水漱口,坐坐姿,自然呼吸,沿任杜爾脈(上半身中間的圓圈線)路線引氣,每次10分鐘。

治療二:補氣:坐或臥(右側),右腹呼吸(吸氣時從腹部開始,呼喚時收腹),每天在腹部停留2-3次,每次30分鐘。

治療3:對於沒有發燒的,可以揉揉肩膝,輕輕拍打全身,每天兩次,每次10-20分鐘。

(2)緩解期

關節疼痛長期反復發作後,患病關節僵硬,活動受限。治療要積極配合動態練習,調和氣血,疏通經絡,使筋骨關節屈伸。

治療1:靜功速成法,養氣法,聚能法。

第二種療法:選擇養生劍指樁、蛹動透氣法、顫栗術,可參照中公三動導帶練習。

8.* *療法

(1)自揉:用右手揉左上肢,自上而下,反復數次;然後換手,用左手揉右上肢幾次。

(2)夾肘:單手交替夾肘。

(3)扭轉手腕:用拇指扭轉對側手腕。

(4)手指牽拉:手指關節兩側交替牽拉。

(5)轉圈搖法:右手握住左肘,小臂轉圈搖,方向可以是正向,也可以是反向。然後換手,左手握住右肘,前臂轉圈擺動。

(6)握拳法:雙手手指分開,然後握拳,重復幾次。

(7)搓手背:雙手搓手背。

(8)抱膝:雙手抱膝,做完壹側再做壹側。

(9)轉圈擺動腳踝:坐姿時,右腿放在左膝上,右手托住右腳踝,左手托住右腳尖,來回轉圈擺動。然後,用同樣的方法移動妳的左腳踝。

(10)揉腳趾:坐著用手揉兩邊的腳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