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按摩以下五個穴位可以延年益壽:
壹、按摩內關穴:保護心臟
內關穴具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作用,所以往往是中醫治療心臟系統疾病和胃腸不適的首選。內關穴的取穴方法是:兩臂伸開,掌心向上。然後握拳擡腕,可以看到手臂中間有兩條筋,心包經上的內關穴就在這兩條筋之間,距離手腕上第壹條橫條兩寸。
按摩方法:每日按摩內關穴,無論行走還是臥位,均可操作,對調節心律失常有較好的效果。需要註意的是,按這個點不需要太大的力氣,但是可以感到有點酸痛。
二、按摩太溪穴:慢性腎病的良藥
適用癥狀:腎病、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等。
太溪穴是足少陰腎經的失穴,在古代也被稱為惠陽九穴之壹,重在補腎。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方,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對於腎炎患者,按摩可以在壹定程度上降低高血壓,顯著降低尿蛋白。
按摩方法:每天早上9-11做壹次舒適的按摩。這個時候是脾經和真氣運行最旺盛的時候,人體的陽氣也在上升,直接按揉就好了。每側3分鐘,要掌握好力度,不容易發力,只要能感覺到穴位的輕微酸痛即可。
三、按摩足三裏穴:壹種和參茸壹樣有效的補品。
適用癥狀:所有衰弱性疾病,如貧血、產後手術、大病初愈等。
足三裏(足三裏)是足陽明胃經的結合部,是強身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扶正培元、調理陰陽、健脾和胃、疏通經絡的功效。足三裏穴位於小腿外側,外膝下3寸,脛骨旁開壹橫指。用同側拇指按揉或用光滑木棒按揉,或用艾條灸。
四、按摩關元穴:恢復生殖活力
中醫認為關元穴具有固本培元、固下焦的作用,可用於任何元氣喪失的情況。關元穴位於下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中下3寸。常見的方法有揉捏或搖動。顫抖法是將雙手放在關元穴上稍加用力,並快速、輕微地上下推動。
按摩中脘穴:治療胃病的專家。
適用癥狀:大多數胃及十二指腸疾病,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下垂等。,對緩解胃痛和治療消化不良特別有效。
中脘穴是四經的匯聚點,又被稱為胃的魂穴,具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的作用。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常用的方法是揉搓或揉搓。搓,即雙掌重疊或單掌按壓中脘穴,以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緩慢推動,使腹腔產生熱感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