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自南《禪定與長生》第10章,七足坐法的形式,這是我自己的體會,供大家參考。
(1)安靜坐著的時候,壹定要放松全身的腦神經和肌肉,不能有緊張感。最好微微壹笑,因為人在笑的時候,神經會自然放松。
如果肌肉不放松,肢體就會抖動。
(2)初學者吃完飯不要打坐,以免幹擾消化。同時,也不要在餓的時候打坐,以免分心。
(3)冥想時空氣必須流通,但風不能直接吹向身體。
因為我有風濕性關節炎,打坐的時候感覺很不舒服,所以壹開始就受不了風。
(4)靜坐時,光線不宜太暗,否則容易頭暈;光線不能太強,否則容易緊張。
(5)氣候寒冷時,保暖包裹膝蓋和後腦勺。即使在熱天打坐,也不要露出膝蓋。
如上所述,由於個人身體因素,熱天打坐,我也是裹著被子。我上半身蓋著壹床被子保護肩膀和後背,整條腿蓋著另壹床被子。
(6)初學者不宜靜坐時間過長,以短時間多次數為原則。
(7)第壹次坐禪時,大多不能雙套,還是單套好。上菜時,必須墊好臀部。坐墊的高度取決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始終以舒適為原則。如果墊子太高或太短;會讓妳緊張。至於坐墊的硬度,也壹定要適中,否則會造成身體不適,影響冥想的心情和效果。
“坐墊是必須的,單雙板都可以。初學者要確保身體重心落在腳板上。詳情在下文第四次質詢會討論。”
最後我加了第八個:收藏工作。建議初學者每次坐下前做壹些收集工作。詳見問題9:如何收集作品。》
有很多公式。不知道妳是不是佛。陶?儒家思想?
佛教:佛法的達摩二祖惠科說的壹句詩:“外呼吸,內不呼吸,心如墻,可以入道。”
金剛經,心經,楞嚴經,覺遠經也不錯!
道家:呂祖的百字文,屏息忘言,卻不做任何安撫內心的事。如果妳從運動中認識了先人,妳沒事就去找還有誰。
妳真的需要對事物做出回應,不要對事物著迷。不要執著於自住,要活得自然。
齊自結歸丹,壺中備障。陰陽重生,有雷。
白雲對頂,露珠灑須彌。自從喝了長壽酒,誰知道。
坐著聽無弦的音樂,了解機器。來二十句,上階梯。
儒家:“大學之道,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知止然後有壹個決定,然後他可以安靜,然後他可以安靜,然後他可以安全,然後他可以考慮它,然後他可以得到它。事有始有終,物有所始。知道順序,就捷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