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2020年雨季吃什麽,除濕有什麽好處?

2020年雨季吃什麽,除濕有什麽好處?

在雨季,雨水很多,人們也非常註意養生。那麽2020年雨季吃什麽除濕呢?有什麽好處?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這壹期的飲食文化吧!

2020年雨季吃什麽除濕?

1,薏苡仁

薏苡仁是健脾祛濕的首選。中醫食療記載,薏苡仁性涼味甘,有健脾祛濕的功效,可治脾胃虛弱、厭食、風濕。具有補肺利尿、美容、治療扁平疣的功效。薏苡仁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含量略低於大米,維生素B1和磷、鉀、鈣等礦物質含量高於大米。它還含有賴氨酸、精氨酸和酪氨酸等必需氨基酸。

2.奧尼恩斯(姓氏)

洋蔥具有和胃理氣、燥濕化痰、解毒殺蟲的功效。洋蔥中的前列腺素紅可以直接作用於血管降低血壓,還可以促進腎臟利尿排鈉,調節體內腎上腺素的釋放,從而起到更好的降血壓作用。所以經常吃洋蔥可以穩定血壓,降低血管脆性,對人體動脈有很好的保護作用。

3.綠豆

研究證明,綠豆皮含有大量抗氧化成分,如黃酮類、鞣質、皂苷等。綠豆中含有生物堿、豆甾醇和大量的膳食纖維。所以夏天吃綠豆可以清熱解毒,緩解中暑。綠豆常見的吃法是煮粥或者煲湯,做綠豆沙也是不錯的選擇。

4.冬瓜

冬瓜味甘涼,渾身是寶。是瓜菜中唯壹不含脂肪的蔬菜。具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降氣解乏、潤肺生津的功效,對糖尿病、冠心病、動脈硬化、高血壓、腎病、水腫患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在這個季節,除了煮成常規菜,還可以喝新鮮的冬瓜汁,也可以用冬瓜皮加鹽加水喝。當然,由於冬瓜性寒,體虛或久病腹瀉的人應避免食用。

5.玉米

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的功效,易於排除體內濕氣,尤其適用於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癥狀。經常吃玉米可以預防便秘、痔瘡、直腸癌,還可以減少腸胃疾病的發生。

6.紅小豆

紅小豆是紅色的,紅色入心,所以也能養心養血。古籍中記載“久服後瘦身”,意思是經常吃紅小豆有減肥的作用。還具有明顯的利尿消腫、健脾胃的功效。現代人精神壓力大,心氣不足;飲食不好,運動少,脾虛濕盛。要祛濕養心,健脾胃,非薏米赤小豆莫屬。將其煮成粥,意在使其有效成分被人體充分吸收,同時不會對脾胃造成太大負擔。

7.鯽魚

具有健脾利濕的功效,適用於脾虛食少、身體虛弱、口渴、水腫、小便不利。鯽魚營養豐富,常吃對身體和人都有好處。它含有蛋白質、脂肪、糖、無機鹽、維生素A、維生素B、煙酸等。每100克黑鯽含蛋白質高達20克,僅次於對蝦;它含有7克脂肪。

8.黃瓜

黃瓜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生津止渴的功效。可用於輔助治療體熱煩渴、咽喉腫痛、風熱眼疾、濕熱黃疸、小便不利。黃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以延年益壽,抗衰老。

9.蠶豆

蠶豆營養豐富,如膳食纖維、鈣、鉀、胡蘿蔔素等。還含有磷脂和膽堿,是大腦和神經組織的重要成分,具有增強記憶、健腦的作用。蠶豆還有益氣健脾、利水消腫的功效,特別適合炎熱潮濕的夏季食用。年輕的蠶豆煮熟後可以直接食用,老蠶豆可以用來煮飯和煮粥。

10,扁豆

白扁豆性微溫,味甘,營養豐富:除碳水化合物外,每100克含有蛋白質28克,鈣116毫克,以及其他多種營養成分。具有和胃祛濕、健脾利濕、清熱止瀉的功能,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泄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白帶赤白帶下等癥。中醫研究發現,腫瘤患者應常吃白扁豆,有壹定的輔助食療作用。

11,絲瓜

絲瓜是寶,嫩絲瓜有清熱化痰、涼血解毒的功效;絲瓜籽能清熱、利濕、通便、驅蟲;根能活血、清熱解毒;絲瓜絲瓜疏通經絡,解毒消腫;花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絲瓜是夏天經常吃的蔬菜。炒菜做湯很好吃。與貝類搭配非常完美,味道非常鮮美。但絲瓜不適合生吃,口感清淡。做菜的時候要清淡壹點,少油少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