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梨樹景區景點簡介:
大梨樹村位於遼寧省豐城市西南5公裏處,沈丹豐城高速公路出口處。1999以來,該村黨委書記毛先後被授予全國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單位、全國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示範村、全國婦聯雙學雙山區綜合開發示範基地、遼寧紅旗黨委、遼寧先進集體、遼寧農業旅遊示範點、丹東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風景名勝區等榮譽稱號。五味子是大梨樹村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其果實不僅具有藥用價值,而且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是壹種經濟價值很高的野生植物。五味子酒是純天然綠色保健品,能抑制神經系統的集中,增強興奮和抑制的靈活性和平衡性,抗衰老,增強免疫力。
花果山區總面積26000畝,是發揚“愚公移山”精神的梨樹人十年艱苦奮鬥的成果。* * *種植桃、梨、蘋果、李子、栗子等果樹上百萬株,是全國最大的村級集體果園。18km五味子廊道環繞郭華山,與小運河、王牧瑤池、桂山東湖融為壹體。登上藍韻館,妳可以欣賞到雙百萬畝果園的景色。遊客可以在春天賞花,在秋天采摘水果品嘗和攜帶。
最大和最引人註目的景點是王耀谷景區。藥王谷,原名大王溝、二王溝。位於大梨樹村車家溝,深藏在兩座山峰聳立的山谷中。相傳清朝乾隆年間,大王溝出土了壹株900年的人參,二王溝出土了壹株800年的人參。後來,人們經常來這裏采集中草藥治病,壹些善男信女還建起寺廟,供奉香火,祈求長壽。因為兩個岔口夾著壹個山谷,它後來被重新命名為王耀谷。
王耀谷重建於2002年8月2日完成,總面積500多畝。它是東北地區第壹個為紀念歷史上的王耀、堯生、神醫而新建的景區,人物規模為全國之最。
當妳步入王耀谷,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占地20000平方米的主題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壹個醒目的漢白玉葫蘆。妳不會想到它重1.20噸,高9.9米。遊客們看到後都驚嘆不已。景區還在為這個無與倫比的葫蘆申請吉尼斯世界紀錄。整個王耀谷鑲嵌在萬裏長城之中,象征著中國五千年燦爛的文化背景和悠久的醫藥文化。王耀谷的主體由三大殿、五福臺、王守門和陰陽泉組成。
沿城墻依次為長壽閣、健康堂、福祿堂,供奉著古代以邳彤、孫思邈、神農為代表的十三位醫學人物,規模、氣勢各不相同。自重建之日起,來
這裏香火許願的人絡繹不絕,香煙在山谷裏終日縈繞。
藥王谷不只是虛名。谷內中草藥眾多,有人參、皂素、天麻、細辛、羊蹄葉、龍膽草、天南星等100多種。,這些都是藥王谷建議後很有靈氣的。王耀谷的聲譽也與日俱增,許多外國遊客前來尋求熏香和藥物,祈求健康和安全。
小運河區與郭華山遙相呼應,全長5公裏。有雙龍湖、龍潭湖、龜山東湖等景點。遊客可以上下劃水、蹬水上自行車、跳空中、蕩橋,更是其樂無窮。水。梨樹裏有水。第壹,水裏景點多。有小西湖、小運河、龍潭、水簾洞。第二,水質好。因為這裏的植被是無汙染的,所以每壹滴水都是那麽清澈甘甜。第三,水伴山。山依水立,水繞山流。古人雲:仁者愛山,智者愛水。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群體更適合來這裏。大梨樹的果實沒有幹旱的危險。遊客也可以欣賞。在眾多的景點中,妳可以釣魚、劃船、遊泳和沖浪。這裏也生活著各種生物。水下:烏龜靜止不動,保持健康,延年益壽;水中:魚搖著尾巴,悠閑自在;水上:野鴨劃水,掀起清波;濱水:龍蛇靠水而居,睡。在龍潭岸邊的山溝裏,住著壹對罕見的巨蟒,每條重100多斤,壽命近百歲。至於長度,沒人能直接測出來。壹個正在放牛的村民量了壹條蟒蛇臥的痕跡,說有24脊長,真的很巨大。它的大部分蟒蛇都是向前爬行,偶爾脖子會擡起來,有壹米多高。不過不用怕,壹般很難看出來。景區內的遊樂設施、電動飛船、攀爬山體滑坡都是有驚無險;腳踏水上自行車,在空中跳進搖籃,更好玩。
梨樹青山綠水環繞,花果飄香。頗有點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古樸寧靜意境。但如果妳認為這裏有無知者,無論魏晉古桃花源,那就錯了。只要妳參觀科技園,妳就能看到它。來自美國、以色列等八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科技農作物聚集於此。壹個四季園,到處都是鮮花和鮮果,荷蘭的油桃、蜜葡萄、蘋果、榛子、甘草,以色列的櫻桃口袋小柿子,臺灣省的香蕉,五顏六色,令人眼花繚亂。這裏的各種果蔬不僅品種新、產量高、口感好,最神奇的是它們的反季節特性。在那個大雪紛飛的寒冷冬天,妳來到這個溫暖的溫室,看到的只有紅紅綠綠,碩果累累,生機勃勃。妳令人印象深刻,令人愉快,有品味,在這裏可以買到。我真的不知道什麽是春夏,什麽是秋冬。科技園內更為壯觀的是萬畝五味子種植基地和長達18公裏的五味子綠色長廊。秋天,紅彤彤、星羅棋布的五味子像珍珠壹樣掛在綠葉中,更美了。
如果妳只愛農家院裏充滿鄉土氣息的鄉村風情,在這裏可以滿足妳的願望。這裏的農家院是典型的東北滿族農家,茅草房,綠籬,碾子,火炕大。屋檐下掛著黃色的玉米、黑色的蘑菇和紅色的辣椒,呈現出壹派豐收的景象。門前有小橋流水,院中有花。住在這裏,壹日三餐都能吃到地道的農家飯,黎明能聽到雞鳴,黃昏能在葡萄架下看壹場晚霞,無窮無盡,其樂融融。大梨樹的農家樂已經不是以前的樣子了。破舊的小屋、斑駁的泥墻和燃燒木材的煙霧已經成為昨天的過去,取而代之的是造型優美的別墅和現代化的住宅。村民們每天生活在其中,其樂融融。不過,如果妳對這些不感興趣,只愛充滿鄉土氣息和淳樸風情的農家小院,也可以滿足妳的願望。在這裏,有兩個地方可以體驗。壹個是莊稼徽章,文革時期的舊報紙舊照片,人民公社時期的各種票證,讓妳想起那壹年的漫長歲月。兩個地方相隔不遠,可以壹起去看看。在這裏不僅可以參觀,還可以吃、住、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