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十五回描寫寧為送葬。鳳姐怕寶玉在郊外犯了事,回去也沒法在賈母面前交代。她告訴寶玉:“好兄弟,妳是貴人,妳像個姑娘。不要學他們……”於是有人用“猴子在馬上”作為猴子訓馬的證據。
暫且不談猴子馴馬。先說什麽是馬猴。冷眼觀第八回:“聽說妳們縣六安專門養馬猴。它有多大?“說明作者寫這本書的時候,六安以產馬猴聞名。張《新方言:釋獸》曰:“浴猴:母猴;母猴:猴子;今天的人叫它馬猴,都是壹個調調轉。”泰妍先生是近代著名學者,對語言學有很大貢獻。辭海評點他的《新方言、與蕭》,上探詞源,下變詞源,成就頗多。評價還是挺準的。太炎先生明確告訴我們,馬猴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獼猴。獼猴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壹種猴子。它群居在山裏,制造噪音,上躥下跳。獼猴在中國分布廣泛。據《辭海》記載,它們產於雲南、貴州、四川、陜西、青海、河北、河南、廣西、廣東、福建、臺灣、浙江、安徽等省。六安就在安徽,兩本書上的記載完全壹致。
《呂氏春秋》中有壹段話,講的是母猴:“夫若言,不可不聞。數傳白如黑,黑如白,所以狗如浣熊,浣熊如母猴,母猴如人,人與狗相距甚遠。”千萬不要以為母猴就是母猴,那就大錯特錯了。清代學者段玉裁在《說文解字註猴》中特別指出:“母猴是此獸之名,非獸也。洗澡猴和獼猴都在轉字轉詞。”段玉裁和張都是有學問的人,他們的說法完全壹致,源於中國地域遼闊,各地方言不同。因此,段玉裁註意到“字皆轉,字皆錯”,張也說“字皆轉”,這是完全正確的。
現實生活中,馬是和猴子聯系在壹起的,有的是猴子訓練出來的,這是在馬戲團裏。《西遊記》中的經典文學名著孫悟空,曾被玉帝封為芝麻官,專門為玉帝掌管馬匹。那麽“猴子在馬上”呢?原來這是北京話,“猴”這個字要用元音發音,不是名詞而是動詞,表示依偎和糾纏的意思。中華書局出版的陳剛《北京話詞典》有此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