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中醫五行養生法

中醫五行養生法

中醫五行保健在當今社會使用越來越頻繁。妳知道中醫五行保健有什麽好方法嗎?我給妳介紹壹下中醫養生的五行。

中醫五行養生法

五臟:肝、心、脾、肺和腎

面部特征:眼睛、舌頭、鼻子、嘴巴和耳朵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種情緒:憤怒、快樂、悲傷和恐懼

五味:酸、苦、甜、辣、鹹

(出生順序正確,意思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豪金生?)

隔克,意為金克木,水如火,木如土,火如金,土如水。)

五種顏色:

以豆類為例,綠豆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入肝經為木質;

紅豆有補血、利尿、促進心臟活動的功效,入心經屬火;

黃豆益氣健脾,脾經屬土;白豆含鈣量較多,入肺經呈金黃色;

黑豆治脹氣,下氣,性寒,入腎經水性。再比如:壹個五行缺木的人,要多吃綠色的食物,多穿綠色的衣服和飾品,甚至更多接近綠色的東西。

中醫五行與養生-夢回故鄉-夢回故鄉

五味與五臟的關系

《黃帝內經》中記載,食物的酸味對應肝,有強肝的作用;苦味對應心臟,能增強心臟的功能;甘味對應脾,能增強脾的功能;辛味對應肺,能增強肺的功能;鹹味對應腎,可以增強腎的功能。但在選擇食物時,要調和五味,有益健康;如果五味太偏,就會引起疾病。比如:

酸味過重易造成肝氣過盛,抑制脾胃功能(木克土);

苦味太重容易造成心火過旺,抑制肺氣(火與金);

太甜的味道容易造成脾胃過盛,抑制腎氣(土水);

過於辛辣的味道容易導致肺氣過盛,抑制肝氣(金克木);

鹹味太多容易導致腎氣過盛,抑制心氣(水能滅火)。

五臟與五官的關系

人的五官也與五臟直接相關:肝開竅於目,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腎開竅於耳。肝病患者眼睛會有癥狀,如眼睛發黃、眼睛澀、畏光、流淚;脾病則口中悶,食而不化,唇皸裂;肺部疾病的人會鼻塞、流鼻涕、打噴嚏、流鼻血,分不清香味和氣味;如果心臟有病,舌尖發紅,或者舌體不好轉,說話不清;有腎病的人可能耳朵裏有蟬鳴,癢,背,或者耳聾。中醫不僅治五官,還治五臟。

1、酸肝:酸的食物可以增強消化功能,保護肝臟。常吃不僅能幫助消化,殺滅腸道細菌,還能預防感冒,降低血壓,軟化血管。以酸味為主的烏梅、山茱萸、石榴、番茄、山楂、橙子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預防動脈硬化。

2、苦口婆心:古代有句話,良藥苦口。中醫認為,苦味食物能泄、燥、強陰,有除濕、益的功效。如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常吃可以防止毒素堆積,治療各種瘡。

3、甜入脾:甜的食物可以補氣血,補充熱量,緩解疲勞,和胃解毒,也有緩解作用,如紅糖、龍眼肉、蜂蜜、米粉類食物等。都是滋補食品的好選擇。

4、辛辣入肺:中醫認為辛辣食物有發汗理氣的作用。人們經常吃蔥、蒜、姜、辣椒、花椒,這些都是辛辣的食物。這些食物可以保護血管,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經常食用可以預防感冒和傷風。但患有痔瘡、便秘、神經衰弱的人不宜食用。

5、鹹入腎:鹹為五味之冠,百吃不厭。中醫認為,鹹的食物有調節人體細胞和血液的滲透,維持正常新陳代謝的作用。鹹味有瀉下、軟堅、散結、滋陰養血的作用,如鹽、海帶、紫菜、海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