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起,蹲廁所的時間也變長了…
秋季氣候涼爽幹燥,空氣濕度逐漸降低,中醫認為是“旱季”。張文新中醫說,肺氣對應秋天,肺主皮毛和呼吸。當燥氣過多時,損傷津液,容易出現較多的皮膚和呼吸道癥狀,如口幹、皮膚幹燥敏感或發紅緊繃、鼻粘膜幹燥、咽幹等,但除此之外,便秘也不容小覷!
中醫理論中提到“肺與大腸表裏”,肺與大腸的經絡和臟腑相互作用。當燥氣通過肺傳到大腸時,腸道缺乏津液的水分,就會導致排便異常,使人感覺大便幹結。
壹次改善便秘缺水肌,秋天跟著女中醫!
排便不好,大便飽滿,不僅影響心情,還會因為毒素的不斷堆積而損害健康基礎,導致衰老時鐘快速轉動,出現早衰的尷尬。想壹下子解決這些煩惱?張文新的中醫提醒,除了要避免辛辣食物的攝入,以免上火加重幹燥外,還要掌握秋季養生的原則——滋陰潤燥,多吃滋陰養血潤燥的食物和藥材,潤肺潤腸,加強呼吸道,保持皮膚濕潤。
抗秋燥壹定要吃食物。
1.蔬菜:秋葵、百合、木耳、山藥、蓮藕、香菇、菠菜、紅甘藍、胡蘿蔔、番茄。
2.水果:櫻桃、葡萄、蘋果、草莓、藍莓、覆盆子、桑葚、蔓越橘、黑醋栗和秋梨(煮熟以減少寒冷)。
3.動物蛋白、膠質、鐵:海參、烏骨雞、魚類(富含油脂的金槍魚、秋刀魚、三文魚、鱈魚)、雞蛋、牛筋、豬腳筋、雞爪。
4.藻類:海帶和紫菜中含有豐富的碘、鐵和維生素B12,是養血潤膚的重要營養物質。
5.油脂:黑芝麻、核桃。堅果壹天吃15g左右,堅果可以加入粥或飲料中。
6.飲料:多喝溫水。牛奶、蜂蜜水、杏仁芝麻糊、黑木耳露、銀耳甜湯也是不錯的選擇。需要註意的是,嬰幼兒不適合吃含蜂蜜的食物。
7.粥:腸胃健康的人可以吃壹些粥,如杏仁粥、蓮子粥等,胃酸過多的人不宜。
此外,因秋燥而經常便秘、皮膚或呼吸道過敏的人,也可善用百合、玉竹、麥冬、何首烏、銀耳、燕窩、石斛、阿膠、熟地黃、當歸、紅棗、枸杞、山藥、山茱萸、女貞子等。,或者泡茶喝。
百合玉竹保濕茶
配料:百合2元,玉竹2元,無核紅棗兩顆,枸杞1元。
做法:將藥材洗凈,用過濾袋包好,放入保溫杯中,倒入800c.c的開水中,浸泡20分鐘後代替茶水服用。這個藥袋可以反復沖洗。
功效:百合滋陰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玉竹滋陰潤燥,生津止渴,大棗養血益氣,養顏美容,枸杞益精血,益肝腎,明目。合用具有滋陰養血、潤燥抗過敏的功效。
黑木耳紅棗甜湯
材料:黑木耳30g,無核紅棗10,枸杞2元,冰糖適量。
做法:將黑木耳泡軟,切成小塊,加600c.c水,與紅棗、枸杞同煮至軟熟。
功效:黑木耳味甘,滋陰補血,活血潤腸。它富含膳食纖維、蛋白質、膠質、鐵、鈣、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1及B2,含鐵量優於菠菜和豬肝。其中,大量的水溶性纖維能抑制膽固醇吸收,降低心血管疾病和高膽固醇血癥的風險,還能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排便。大棗味甘性溫,益氣血,補脾胃,能增強免疫力。但這種飲料容易脹氣,糖尿病患者不宜過量飲用。
健康貼士:
面對秋季常見的便秘和皮膚癥狀,其實大部分患者都分不清是體質原因還是疾病原因。因此,張文新的中醫建議,如果嘗試上述養生方法都無法緩解秋燥癥狀,建議盡快尋求中醫的協助,然後根據個人體質差異做調養。
百合玉竹潤膚茶中的藥材。(供圖/張文新中醫)排便不好,大便飽滿,不僅影響心情,還會因為毒素的不斷堆積而損害健康基礎,導致衰老時鐘轉得快,出現未老先衰的尷尬。秋季多吃滋陰養血潤燥的食物,有助於改善秋燥引起的便秘和皮膚缺水。大棗味甘性溫,益氣血,補脾胃,能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