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五保供養資金,在當地人民政府財政預算中安排。有農村集體經營收入的地方,可以從農村集體經營收入中安排資金,用於補助和改善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生活。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將承包土地交給他人耕種的,收益歸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所有。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中央財政將對財政困難地區的農村五保供養給予適當財政補助。農村五保供養資金應當專項用於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生活,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汙、挪用、截留或者私分。
五保戶是指我國相關規定中需要特殊保障的群體,包括吃、穿、醫、保、葬。五保戶通常出現在我國農村,主要是保障有法定贍養人、無勞動能力人、無生活來源人等弱勢群體。這項政策有利於突出中國對老人和兒童的特殊照顧和保護,是社會主義建設的壹個重要方面。
五保戶的標準是什麽?
1.農村五保供養資金不得低於上壹年度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60%。
法律法規規定,農村五保供養標準不得低於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並根據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時調整。
2.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可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並在本行政區域內公布實施,也可以由設區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制定並報當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後公布實施。
3.國務院民政部門和國務院財政部門要加強對農村五保供養標準制定的指導。
法律依據:
農村五保供養條例
第十壹條農村五保供養資金,在當地人民政府財政預算中安排。有農村集體經營收入的地方,可以從農村集體經營收入中安排資金,用於補助和改善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生活。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將承包土地交給他人耕種的,收益歸農村五保供養對象所有。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制定。中央財政將對財政困難地區的農村五保供養給予適當財政補助。農村五保供養資金應當專項用於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生活,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貪汙、挪用、截留或者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