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是老星和木星的神。漢族民間傳說太歲運行的地方,會有壹個肉在相應的位置,這是太歲星的體現。這裏動土會驚動太歲,所以漢族有句話叫“切不可動土在太歲頭上”。
太歲最早出現在《荀子·儒孝》中,避太歲信仰是從避老星占學中分化出來的。這兩種信仰在戰國時期經常被混淆,直到漢代以後才逐漸得到澄清。
古代視太歲為王,東漢王充《論衡》曰:“太歲之意猶如官心之長。”南宋朱碧的劉仁大展說:“皇帝註定太老,皇後註定太老。”在清代謝姬扁方書中得出了壹個簡短的總結:“太歲,君如,其方固於吉,非敢用之民也。”太歲是貴神,它的方位當然是高貴吉祥的,但是李玟的老百姓卻因為太歲所在的方位過於高貴而不得不避開,以符合尊卑貴賤的身份。
太歲不是兇神,而是守護神。明朝《三誡會》說:“真太歲,又名拐趾煞。需要大運與太歲相合,其年吉祥;若罰破害,必與太歲鬥兇。”與太歲合則吉,反則兇。袁書山(1881-?)說:“夫太歲,至尊,不惡。”。
太歲,又名肉靈芝,據說是秦始皇苦苦尋找的長生不老藥。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靈芝,在“菜”部歸類為“靈芝”。可食用,可入藥,被視為“此經上品”,具有“久食強身,延年益壽”的功效。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肉靈芝無毒,滋補,益精益氣,增長智慧,治胸中之結,久而強身。”《山海經》稱之為“見肉”、“聚肉”、“放老”、“封”,是古代帝王的養生美味。太歲非常稀有,是各類藥材中的上品。古籍記載太歲性平,味苦,無毒,有健脾潤肺、補腎益肝的價值。
現代科學家認為太歲是壹個大型的黏菌復合體,但其細胞結構至今仍未在顯微鏡下觀察到。《本草綱目》記載:“肉酪如肉。附在壹塊大石頭上,有頭有尾,是生物。紅人如珊瑚,白種人如脂,黑種人如漆,綠人如玉羽,黃種人如紫金,都亮如冰。東晉道士葛洪在《抱樸子》中記載“朱智搗粉,或水,使人知性健美,長生不老。“是古人認為的長生不老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