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王麗英簡介

王麗英簡介

王麗英

王麗英,女,1963出生,廣東廣州人,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歷史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學科帶頭人。兼任廣東省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羅浮山文化研究會顧問、廣東省宗教學會理事、廣州市地方誌學會理事、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文學思想”研究中心、廣東省地方文化研究基地“廣府文化”研究中心、 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州發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中文名:王麗英。

國籍:中國。

民族:漢族

出生地:廣州

出生日期:1963

職業:教師

畢業學校:廣州大學

信仰:歷史

主要成就:歷史學博士。

代表作:《廣州道教書籍考證》、《道教南傳與嶺南文化》、《世界著名政治家的命運》。

性別:女

學位/學歷:博士

頭銜:教授

職位:碩士導師

個人簡介

王麗英,女,1963出生,廣東廣州人,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歷史學博士,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古代史學科帶頭人。兼任廣東省中小學教材審查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羅浮山文化研究會顧問、廣東省宗教學會理事、廣州市地方誌學會理事、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文學思想”研究中心、廣東省地方文化研究基地“廣府文化”研究中心、 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州發展”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嶺南文化、道教文化的教學和研究。出版個人學術專著2部,主編著作4部,參編著作2部。在《中國宗教學》、《宗教學》、《歷史教學》(高教版)等重要刊物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60余篇,部分被全國人大全文轉載,部分被全國高校文科學報轉載。獨立完成廣東省重大人文社科項目1項,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4項,基地項目5項,參與完成國家社科規劃項目1項。目前主持1省級本科教學質量工程建設項目、廣州市委宣傳部1專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1子項目。

主要著作和論文

壹.專著和版本

1,廣州道教書籍考證(專著,單行本),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1版。

2.《道教南傳與嶺南文化》(專著,單行本),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第1次,2009年2月第二次出版。

3.《世界著名政治家的命運》(編輯整理),廣西人民出版社出版1999。

4.《宗澤傳》(編輯整理),廣東旅遊出版社1997出版。

5.《中外歷史經典名著選編》,大連出版社出版1993。

6.中國宦官大觀(編選編輯),海天出版社出版1993。

第二,論文

1,盧冠恒的成功——以十三商人集團為例,《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2期,2010。

2.淺析歷史學專業畢業論文的規範管理與有效監控,《歷史教學》2009年第4期。

3.陳明_其人其道思想,《嶺南文史》2009年第1期。

4.敦煌三秘,《中國歷史文獻研究三十周年文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5.民國時期廣州道教書籍考證,載《民國時期廣州城市與社會研究》,廣東經濟出版社,2009年9月。

6.葛洪醫學思想初探,《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9年第3期(第二作者)

7.《葛洪神仙道教概論》,載《葛洪研究》兩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4月。

8.《明清時期廣州道教的新情況》,《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年第3期。

9.廣州道教旅遊資源及其開發策略初探,廣州大學學報,第11期,2008。

10,《陳明道家思想初探》,《全真道莊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11,明清時期廣州道教論,近代廣州城市與社會,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6月。

12,《論廣州道教旅遊資源及其開發》,載《現代廣州都市文學與文化資源》,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6月。

13,變被動為主動:大學新生閱讀方法之我見,《廣州大學學報》,2007年增刊。

14,葛洪的羅敷情結與神仙道教的形成,《廣州大學學報》2007年第9期。

15,論道家“和諧”思想的現代意義,《中國道教》,2007年第5期。

16,包道教思想研究,湖北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17,詹若水“悟天無處不在”的心理學意蘊及特點,《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第4期(第二作者)

18,壹個有真道的人——論晚清道士李明澈,《廣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

19,《論早期道教的傳播方式》,《北方論叢》2005年第5期。

20.《嶺南地理與道教南傳》,《管子》2005年第4期。

21,論道教迅速傳入嶺南的原因,廣州大學學報,2005年第3期。

22.嶺南人生死觀的道家意味,《中國道教》,2005年第3期。

23.《嶺南巫術與道教的關系》,《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24.《嶺南道教符咒巫術的初步研究》,《宗教研究》2005年第2期

25.道教與嶺南飲食文化,中國宗教,第12期,2005。

26.《道教成因再思考》,載《秦漢思想文化研究》,希望出版社,2005年6月。

27.《論道教的主要成因》,《廣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轉載《人大文告·宗教》2003年第4期全文。

28.《潘震成發跡考略》,載《中西文化交流與嶺南社會變遷》,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3月。

29.色相與道家哲學的逆向思維特征,《中國道教》,2002年第4期。

30.潘振成的成功之路,《廣東歷史》,2002年第4期

31,“論劉翔的立傳標準及其價值”,《廣州大學學報》,2002年第2期

32.敦煌三謎,歷史文獻研究,21輯,2002年。

33.楊復,其人其詩,《廣州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10期。

34.中國古代監察制度萌芽於戰國,《歷史月刊》第3期,1999。

35.道家養生思想初探,江漢論壇,第6期,1999。

36.《論道家倫理的顯著特征》,中國道教,第1999期,第1期。

37.《論文化在道家哲學中的地位》,《華中師範大學學報》第3期,1999。

38.論道家的獨創性和科學性,《廣州師範學院學報》第8期,1999。

39.《論明代監察制度的若幹特點》,《廣州師範學院學報》第3期,1999。

40.中國神仙信仰的原因分析,《管子》雜誌,第4期,1998。

41.論元初“重農不抑商”的政策思想及其對社會經濟的積極影響。廣州師範學院學報,1998,10;高校文科學術文摘1998第4期

專業領域

主要從事歷史研究領域。開設的課程主要有:專業介紹、中國古代史、嶺南文化、文化資源開發與管理、中國國史等。

項目

1,“民間信仰與道教關系研究——以嶺南地區為考察對象”,廣東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民俗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項目,2008年2月65438+至2011在研。

2.廣州十三行富商群體個案研究——以盧冠恒為調查對象,廣州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州十三行研究中心項目於2008年6月5438+10月至2009年6月5438+10月獨立完成。

3.《廣州道教研究》是廣州市人文歷史重點研究基地項目,於2007年7月至2008年2月獨立完成。

4.《廣州大典道教專題》是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的項目,於2005年2月至2006年2月獨立完成。

5.道教與嶺南文化——以廣州為中心的研究,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項目,2004年7月至2005年2月獨立完成。

6.道教與嶺南文化——早期道教南傳及其影響,廣州市重點學科(專題史)項目,2004年9月至2006年2月,已獨立完成。

7.道教與嶺南文化,廣州大學項目,2002年6月至2003年6月獨立完成。

8.2002年6月至2004年6月由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參與的《中國莊研究史》已經完成。

9.廣州大學於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啟動的歷史學專業畢業論文規範化管理和有效監控項目已獨立完成。

獲獎記錄

學術交流

參加中國秦漢史年會、中國歷史文學學會、廣東省歷史學會、廣東省宗教學會、廣州市歷史學會、廣州市語言學會、教育部歷史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與全國高校歷史系系主任聯席會議、葛洪研討會、道家研討會、民俗文化研討會、十三行研討會、廣府文化等國際國內學術研討會4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