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慎文化公園
許慎文化公園
許慎文化公園
漯河市位於河南省中南部,是河南省中部中小城市群的中心。漯河市位於伏牛山東麓平原和淮北平原的交錯地帶,總體地勢西高東低,分布有少量黃土丘陵。境內河流分別為河、汾泉河、鴻儒河,為淮河較大的支流,其中沙河、澧河橫貫全境,交匯後穿城而過,形成獨特景觀。漯河是1986經國務院批準的省轄市,轄舞陽縣、郾城縣、臨潁縣、源匯區。全市有51個鄉鎮,4個街道辦事處,1.250個行政村,人口248萬。
漯河市位於暖溫帶南緣,屬於暖季風氣候。壹年之中,冷暖交替,四季分明。全市年平均氣溫14.6℃,7月最熱,年平均氣溫27.5℃。65438+10月最冷,年平均氣溫0.5℃。全年無霜期216-225天,平均降雨量749.2-845.2毫米,日照時數2187-2359小時。漯河市日照充足,熱量充足,降水適中,氣候溫暖,不僅盛產小麥、玉米、大豆、紅薯、煙葉、芝麻等農作物,畜牧業、養殖業發展迅速,還生產中藥材461種。
漯河的自然資源主要有土地、巖鹽和河沙。據統計,全市耕地166千公頃,林地5083公頃,水域16.64千公頃,未利用地2307公頃。漯河土壤有三種類型:沙土、壤土和膠體土,以壤土為主,肥力水平較高。漯河市水資源豐富,地表水年均天然徑流量3.7億立方米,沙河、澧河等過境水徑流量27億立方米,淺層地下水年均總補給量5.2億立方米,可開采量3.7億立方米,單井湧水量60多噸/小時。中深層地下水日開采量可達2.5萬噸。巖鹽主要分布在舞陽縣孟寨鄉和姜店鄉,面積80平方公裏,儲量約400億噸。鹽的品位為98.53%,達到國家食用標準。河砂資源主要產於沙河和李和河,砂質純凈,粒度均勻,級配合理,年產200萬立方米,是理想的建築材料。
漯河市旅遊資源豐富,名勝古跡保護良好。東漢文學家、文獻學家許慎的墓和紀念館已修繕完畢;建於北宋,對岸寺的經典建築,又稱“龍塔古璽”,造型優美,氣勢磅礴。著名的具體記載有:三國魏黃時期,魏公卿將軍勸金、漢獻帝過曹丕史。“公卿將軍奏題”和“觀禪”兩塊石碑,分別由著名文學家王朗題寫,書法家梁虎題寫,書法家鐘友鐫刻,因其筆法、書法、篆刻並稱“三絕碑”。曹丕的靈壇《接禪臺》;還有北舞渡山陜會館彩牌樓遺址、賈湖古文化遺址、天下第壹橋——小上橋、抗金名將楊再興墓園、西遊記宮殿、善惡宮、科幻官、沙河橡膠壩水上旅遊區等數十處人文景觀。有小商橋旅遊度假區和雙龍度假區。1997接待1113外國遊客。旅遊收入達65萬元。
2021年3月,漯河市在2021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榜中排名192。
2021年2月,2020年全國“放心農機”示範城市名單出爐,漯河市榜上有名。
2020年6月165438+10月,中央文明辦公布了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城市名單,漯河被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
2020年6月5438+10月,“2020年中國藍天城市100強”發布,漯河排名121。
2065438+2009年7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確定漯河為城市醫療綜合體建設試點城市。
2016年7月漯河被授予全國雙擁模範城(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