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妳得靠這兩碗湯來彌補。清明節趕緊喝吧。

妳得靠這兩碗湯來彌補。清明節趕緊喝吧。

清明節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壹,標誌著“季春”的開始。因其風暖、香清、凈而被譽為“清明”;也有人說,農歷三月初,風是別扭的,繩是直的,所以壹切都是整齊明了的。

中醫認為,清明時節大地回暖,意味著清氣上升,也就是天高氣爽,大地光明,此時的飲食重在清化。

清明節“三不吃”

1

頭發,別吃了。

隨著氣溫上升的加快,天氣變得多風幹燥,人們在清明期間容易上火。這時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可能會加重上火癥狀,引起不適。

很多辛辣、油膩、刺激性的食物,俗稱“發物”。如果身體有“慢性病”,這段時間吃發制品容易導致舊病復發。

清明時節桃花開,還是有很多人容易皮膚過敏。這個時候吃油膩的食物會加重癥狀,壹定要再抵抗壹次。

2

過季食材,不吃。

清明節也是冬儲食材不得不快速銷售的季節,比如土豆、白菜、腌菜等。經過壹個冬天的儲存,這些食物中的壹些已經發生了內部變化,保存不當的成分可能已經發黴變質。這樣的食材不要便宜買便宜吃!

中國人講究“時不時不吃飯”。清明時節市場上有豐富的時令食材。多吃清淡可口的時令食材,比吃壹些過季的食材,對身體的益處要大得多。

慎吃生冷食物。

清明節又叫“寒食節”,壹些地方至今還保留著清明節禁火、吃寒食的習慣。

但這種做法不可取,因為寒性食物傷胃,損傷人體陽氣,傷脾助濕,不利於濕的運化。

清明期間不宜多吃濕氣重、寒涼健脾的食物,註意飲食得當,保護脾胃的正常功能。因此,對於腸胃不好、體質較弱的人來說,海魚、蝦、蟹、羊肉都要謹慎食用。

清明節的“三吃”

1

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應該當季食用。

這段時間,市面上的時令食材品種越來越豐富。清明節的人也要吃這些時令食材。多吃甜的少吃酸的比較好,因為春天是養肝護肝的季節。這個時候要多吃清淡的甜食,少吃油膩和酸味的食物。

清明期間要註意與自然和諧,多吃時令蔬菜水果,如白菜、榆樹、蘆筍、蒜苗、枇杷等。

2

祛濕養血的成分必不可少。

清明時節,冷暖空氣交替,天氣會壹會晴壹會雨,人體會因為濕氣的入侵而感到不適。要註意利尿、養血、舒筋,可食用薏苡仁、紅豆、芡實。

同時,由於氣溫冷熱交替,容易引起感冒和呼吸道疾病,可以吃壹些柔肝潤肺的食材,如銀耳、百合、梨等。

可食用的溫熱食物

很多人說,清明期間不要吃滋補的食物。這種說法有些可取之處,但也有誤解。

據中醫介紹,滋補的食物有很多種,包括溫性食物,如薺菜、菠菜、山藥、糯米等。只要烹飪方法得當,就能起到壹定的保暖作用。

對於體虛的人來說,這些食材可以在三月用燉、蒸的方式烹飪;但對於體熱的人來說,最好少吃,或者采用煎、煲湯等清淡的烹飪手法,既滋補又不會太幹。

清明節期間,壹定要喝湯。

“湯”陳誌超推薦兩種適合清明節喝的湯,幫妳過壹個舒服的“季春”。

1

老黨參栗子燉豬骨

材料

黨參1片,栗子300克,幹山藥30克,芡實30克,枸杞20克,粉絲骨1片,生姜少許,礦泉水2.5升。

制造

1,原老黨參用牙刷清理泥沙,切成塊;

2.將所有材料大火煮開,小火燉2小時。

技巧

1,此湯具有健脾補肺、養血生津、益氣健脾、補腎強筋的食療作用;

2、豬扇骨可以用老雞代替。

2

蜀嶺歸勺鯽魚湯

材料

鯉魚1(約500g)、白術15g、白芍9g、當歸9g、茯苓12g、姜、鹽等調料。

制造

1,鯉魚魚鱗、腸子,洗凈備用;

2.將藥材煎煮取濾液,用藥汁將魚煮熟,煮熟後調味即可。

技巧

白術健脾化濕,白芍斂陰柔肝,當歸滋養肝血滋養經絡,茯苓健脾滲濕,鯉魚補脾胃,理氣利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