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勤用大腦能讓聰明人長壽。

勤用大腦能讓聰明人長壽。

中醫界有很多高級知識分子,特別是書法家、畫家、學者、百歲老人。

上海著名畫家劉海粟,小時候酷愛繪畫。17歲創辦上海第壹所美術學院。我在黃山寫生九年,既陶冶了性情,又鍛煉了身體,所以我已經100多歲了。

廣州百歲以上畫家馮壹生熱愛油畫,與毛筆結下不解之緣。藝術陶冶了他的性格,寄托了他的全部精神。馮老說:“繪畫使我忘記了時間和艱辛,從而獲得了壹切,包括我的生命。”他從事藝術十幾年,經歷了很多突變和困難。正是因為他專心於事業,所以他才能把壹切榮辱都拋在腦後,始終保持壹種寧靜安逸的心態。是油畫,給他安慰和鼓勵。油畫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使他度過了許多難關,精力充沛,信心滿滿。

1911參加辛亥革命的老人,中央文史館館員、中國老年書畫學會副會長孫默佛先生,以1985+004歲的高齡出席北京春節繪畫節,並揮手“新年快樂”。在談到書法與健康長壽的關系時,他說:“寫字可以養心、養性、養氣、養神、養生。當妳寫單詞的時候,妳可以集中註意力,丟掉所有的想法。風雨中聽不到。這不就是練練嘛!”

百歲老人中有百歲詩人,也有百歲棋王,因為寫詩、吟詩、下棋不僅需要動腦,而且是娛樂身心、訓練智力、陶冶性格、陶冶感情的良好養生方法。

何,中國著名作家的母親,百歲詩人。她出身書香門第,自幼愛寫詩詞楹聯。在詩歌的熏陶下,何老人開朗豁達。100歲的時候,有人問她長壽的秘訣。她提筆寫了“雪辱霜欺香益”七個大字,高度概括了她漫長的人生道路和頑強的生命力。

李,壹位工程師兼詩人的百歲老人,住在北京朝陽區。早年留學德國,獲博士學位。回國後擔任食品發酵工業研究所所長,中國釀酒之父。業余時間經常寫詩,100歲時出版了酒文化散文集(第壹、二卷)。由於勤用腦和詩詞修養,100歲時各項健康指標正常,還能出國旅遊。2008年被中國老年學學會授予“中國鍛造良好風尚長壽之星”。

百歲棋王、原中華全國象棋協會副主席謝俠遜,從下棋中獲得無窮樂趣,延年益壽。6歲開始隨父學棋,1918年獲得中國象棋大賽冠軍,後被譽為“全國象棋界總司令”。應新加坡和印尼華僑的邀請,1934訪問南洋,擊敗英國國際大象冠軍。他從事象棋工作90余年,編纂了29部棋書,上百萬字。

百歲老人精英學者和生物學家季崢(來自四川南溪)是南京大學的教授。他壹生努力,提出衰老代謝紊亂理論,是我國抗衰老理論研究的奠基人。100歲後,他在各種報紙和雜誌上發表文章,指導人們如何科學地保持健康。108歲的他依然堅持每天看2小時報紙,每天工作1~2小時修改自己出版的專著。

上海百歲兒科醫生蘇祖飛,在他100歲以後,寫了1000歲時寫的回憶錄。從戊戌變法(65,438+0,898)到65,438+0,995的過去100年清晰再現,可見作者的大腦經久不衰,精力充沛,是共同用腦的結果。

臺灣省百歲學者陳確退休後,仍致力於學術研究和科普創作,著述不斷,先後出版了《四要》、《科學養生經濟》等著作。65,438+065,438+00歲時,他還寫了壹本書《人生120歲》,這本書常常讓他年輕。

年過百歲的張學良將軍長壽的秘訣除了能睡覺,還有壹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刻苦學習”。他熟讀四書,精研《易經》、《明史》、《三國誌》、《魯迅全集》,不恥下問,學而不厭。他曾寫過壹首詩:“十年無病,故人不疏。後半輩子,我只想讀書。”妳確實使用妳的大腦。人不老。

壹個優秀的中醫不僅要精通《黃帝內經》等經典著作,還要根據臨床上的各種情況進行細致的分析。立法藥方需要深思熟慮,所以是勤動腦的智者。所以今天中醫古代的百歲老人比較多,東南西北都有百歲老人的代表,其中四川百歲老人最多。四川民間百歲老中醫也位居全國第壹。據1982統計,四川有24位百歲老人,四川有41600位,每65438+萬人中有58位百歲老人,與世界長壽王國阿塞拜疆每65438+萬人中有48位百歲老人相當。其他職業,每65438+萬人,百歲老人不到1人。證明普通大腦確實能讓人長壽。

不僅僅是知識分子,只要壹生好學,就能讓大腦保持活力,促進人的健康長壽。山東煙臺搬運工楊明運,2000年以103的高齡被全國老齡委評為“世紀健康老人”。他壹生熱愛學習,當童工的時候學會了健身,遇到困難的時候學會了快樂,遇到亂世的時候學會了做人,退休的時候學會了養生。因為他壹直好學,所以腦力不錯。108歲,依然硬朗,還有《三國》《水滸傳》;《嶽飛傳》可以從頭到尾講壹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