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37歲剩女相親,前提是當地有房有學歷。這算是高條件嗎?

37歲剩女相親,前提是當地有房有學歷。這算是高條件嗎?

大齡男女導致的結構性單身壹直是婚姻中的頑疾。針對這個問題,相親成為了很多人解決單身的最佳選擇,但相親更多的只是壹個匹配問題,是壹個簡單的沒有靈魂的物質條件匹配遊戲。

大美今年37歲。眼看還有幾個月就要過年了,不禁擔心自己還是單身。但是,大美著急了。她媽媽比她還著急。她整天在外面托人介紹女兒,甚至去過連城市的相親角。

大美媽媽通過朋友了解到,壹個40多歲的單身男人,雖然對方40多歲年紀不小了,還沒有結婚,壹直在當地工廠做技術員。他的收入不夠,但綽綽有余。這個男的是外地人,但是大學畢業後壹直在當地工作,也算是紮根當地了。

大妹壹聽條件還可以,就讓媒人告訴對方,她女兒是個37歲的姑娘,未婚無子女。她在當地壹家企業從事行政工作,家在本地。如果她覺得合適,可以請雙方的男女見面。

很快對方就傳話過來,說願意周末見壹面,於是大美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女兒,讓她周末抽空見壹面。別忘了打扮自己,給對方留下第壹印象。大美壹再承諾要把自己最好的壹面展現給媽媽。

周末,兩個人按照事先約定,來到了當地的壹家咖啡店。打完招呼,對方出於禮貌說自己是男的,但是比較客氣。他介紹了自己。除了大美之前通過媒人了解的情況,對方還補充說,他家是農村的,上面壹個哥哥,下面壹個妹妹,都結婚了,也就是他單身,父母在老家種地。

對方介紹完自己的情況後,還不忘誇獎大美。她覺得大美很有氣質,是她喜歡的類型,希望他們能給彼此壹個了解的機會。大美壹邊聽壹邊頻頻點頭。對方講完後,大美也簡單介紹了壹下自己和父母,並表示想冒昧問壹下,為什麽對方今年40歲了還單身,是什麽原因,希望她能有所了解。

對方很淡定,說自己家境不太好。大學畢業後,他來到當地,在壹家工廠做技術員。技術員說他是搞技術的,但是收入不是很高。他的父母都是老家的農民,哥哥姐姐也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工作也壹般。所以,他至今單身,不是他挑剔,而是對方太現實。最後壹刻,對方停頓了壹下,說想說實話,知道了。

見對方如此坦誠,大美直言:“我要求不高。最重要的是看人。性格比較好。兩個人相處才是最重要的。物質條件不能說不重視。畢竟有家人吃飯,浪漫是填不飽肚子的。至於物質要求,我覺得能達到壹般水平就不錯了。”

“請問,妳說的平均是什麽意思?能具體量化壹下嗎?”

“第壹,妳要在當地有房子,不需要別墅什麽的,哪怕最上面至少是三房壹廳,但是妳沒有房貸。畢竟我把條件放寬到高層小區了,我們都40歲左右了。再有房貸,以後就不能生孩子了。畢竟時間對我來說是奢侈品。第二,我有碩士學位,希望對方至少是本科。

大美說完這些,對方的臉色明顯不同:“不好意思打斷壹下,我不符合所有要求。首先,我是專科畢業,學歷達不到妳的要求。其次,妳們當地最便宜的安置房都在兩萬以上。說實話,我壹直租房住,手裏也有積蓄。但全款買房對我來說無異於天方夜譚。最後,如果我冒昧的話,我“

對方頭也不回直接走了,留下大美壹個人狼狽地走了:“妳是誰?”壹點禮貌都沒有,在這壹點上連基本條件都滿足不了。我都敢過來相親,還狂言。難怪40歲還娶不到媳婦。這種男人估計壹輩子都這樣了。"

這種結局的根本原因是需求和現狀無法匹配。大美想要壹套沒有房貸的房子,需要學歷來匹配。在下結論之前,需要考察不同人物的立場和角度,這樣才能更客觀地看待問題。

站在女方的角度,大美提了兩個要求。第壹個其實是她希望自己以後的生活有壹個基本的保障,真的可以理解。畢竟作為壹個快40歲的女人,她肯定是想要穩定的。房子雖然是沒有感情的建築,但對於女人來說,房子在某種程度上是壹個家,壹個能給自己帶來溫暖的港灣。

年輕女性有時間和資本跟窮小子* * *還房貸,但是對於壹個37歲的女人來說,沒有第二個37歲可以揮霍,所以急需穩定。房貸還款帶來的不安全感,她很難接受。如果她為了結婚而結婚,從此過著節儉的房貸生活,也許她寧願選擇後者,也不願單身。

至於學歷的第二個問題,看似是壹種文化匹配,但背後隱藏的信息其實是要求* * *說同壹種語言。雖然有很多愛情雞湯說明學歷不是問題,但現實並非如此。原來學歷差異大的情侶,在溝通甚至價值觀上有壹定障礙的概率更大,有點像雞同鴨講。所以看起來學歷匹配的要求也是基於自己的客觀需要。

從男人的角度來看,40歲的男人還在壹個城市流浪。乍壹看,他是個失敗者。其實他代表了壹部分類似的人。在這個城市裏,我相信有成千上萬個和他情況相似的他。成年生活真的不容易。有時候壹套房子,壹個簡單的住處都很難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哀嘆來自40歲成年人的內心。

生活無瓦的窘境,阻礙了很多相親對象的婚姻。對於這個男人,他真的可能已經盡力了。他不能滿足對方的生活要求,但對女方來說是合理客觀的要求。兩種合理的解釋變成了互相沖突,頗有點消極。

關於* * *同樣的語言,雖然和學歷有壹定的正相關,但有時候也不是那麽正,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去了解。也許對方身上存在的壹些好的品質會成為亮點,對方身上的壹些獨特的價值觀會成為觸動他們的亮點。這些都沒有定論。愛情的復雜在於每個人都不壹樣,標準是死的,人是活的,沒有壹個標準適合所有人,也沒有壹個人能適合所有標準。

對於相親來說,無論成功與否,我們需要的只是堅持自己的初衷,根據自己的需求找到那個人。只有我們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麽樣的人。即使面對分歧,我們都有合理的理由,但愛情是不理智的,理由在愛情面前都是蒼白的。Pass是最冷血最現實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