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壹個問題
1.總結壹下,妳有哪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2.什麽時候批評指責孩子不合適?
博仁老師用自己的證明總結了教孩子的方法,就是父母要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夫妻和睦,家庭和睦,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說到父母要以身作則,我想起了壹個和我分享過這樣壹個真實故事的男生。他跟媽媽回家買燒餅,媽媽發現賣家多給了他們兩元錢,媽媽催男孩把多出來的兩元錢還回去。男孩很不情願。他以為是對方找錯了,不是他的問題。不就是兩塊錢嗎?不值得跑回去送。男孩堅持不回去送。媽媽二話沒說,上了電動車,拖著男孩去賣燒餅的攤位。她到的時候,賣燒餅的已經收拾好攤位回家了。媽媽在他們的燒餅攤上放了兩元錢,還留了紙條。這是元佑多給的兩個。請檢查壹下。男孩告訴我,從這件事,他學會了誠實,他不能有任何不是自己的東西。男孩和媽媽不是說更多的道理,而是用自己的實踐給孩子樹立了壹個好的榜樣。孩子不看父母說什麽,看父母做什麽。父母要以身作則,孩子也要效仿。
老公喜歡早起,每天跑10公裏。雖然他從來不要求孩子跑步,但是孩子看到他堅持跑步後,爸爸更健康了,血壓也更好了!瘦身的效果非常明顯,身體很輕盈,心情也很愉快,孩子也在堅持早起跑步。用事實證明,用事實說話,似乎很重要。
說到無條件的愛,就像博仁先生的爺爺壹樣,我覺得媽媽給我的就是無條件的愛。我媽媽總是關心我的健康和幸福。別人關心我飛得高不高。我媽關心我累不累。不管我做什麽,我媽總能包容我。在她眼裏,我是天空中最亮的星星。說也奇怪,我媽越關心我的健康,而不是我的成績,我就越想好好學習,不能辜負我媽的期望。因為我從媽媽那裏得到的都是滿滿的愛和力量。我也在反思自己。我的兒子從我這裏得到了什麽?是溫暖和自信嗎?
擁有和諧的家庭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小時候父母吵架。我特別不開心。我壹直以為父母吵架是因為我自己工作不好。我壹直覺得很內疚。在很小的時候,我就像大人壹樣犧牲了和伴侶在壹起的時間來幫助父母做家務。壹個孩子的順從和勤奮背後,是恐懼和擔憂。我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父母不吵架。知道我小時候的感受,很少和老公吵架!如果老公對我發脾氣,我會默默承受,在他發脾氣,情緒穩定的時候處理,避免激化矛盾,減少爭吵。
記得上課的時候,坐在前排的壹個男生註意力不集中,答非所問,和他平時認真聽講差太遠了。下課後,我悄悄地問男孩,妳這堂課在發呆。發生了什麽事?男孩突然哭了起來。男孩說他爸爸今天喝醉了,他要在家裏打他媽媽。我非常擔心我的母親,根本不想聽。雖然男孩不在家,但他可以預見父母會在家裏吵架。壹個和諧的家庭意味著父親愛母親,母親愛孩子。家庭裏有包容,有理解,有溫暖的愛,有歡笑。父母不斷給孩子成長所需的心理營養,孩子就會健康快樂地成長。
親愛的家人,為了更好的贍養孩子,當事情發生時,夫妻之間要互相商量,用心溝通,盡量少吵架。生活中經常吵架嗎?妳將來打算做什麽?
在教育孩子方面,清代著名學者紀曉嵐對孩子有“在誘惑之下”和“四服”的要求:
誘惑之下:壹戒掉晚睡,曾國藩就認為晚睡是浪子家的惡德,早起是養生的第壹秘訣。
二戒懶惰,三戒奢侈,誘惑之下驕傲。
四服:第壹,好好學習;第二,尊重老師;第三,愛人;第四,謹慎飲食。同時,古人也告訴我們教育孩子要註意“七不責”:
1.不對公眾負責
不要當眾責備孩子。
2.羞愧和後悔
當孩子感到內疚和後悔的時候,家長應該停止對孩子的批評和責備,否則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
黃昏時不負責任
晚上睡覺前不要責怪孩子。如果這時候家長責備他,孩子會帶著抑郁的情緒上床,要麽夜不能寐,要麽做噩夢,影響睡眠,事情得不到解決,身體也不好。
4.吃飯不負責
在父母的飯桌上批評教育孩子,不僅會影響孩子的食欲,還會破壞安靜的家庭時光,讓孩子覺得和父母壹起吃飯是壹件痛苦的事情,造成心理壓抑,加深隔閡。
6.開心不負責
人在快樂的時候,經絡處於通暢的狀態。如果孩子突然受到責備,經絡會立刻憋不住,這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很大。
6.悲傷不負責
當孩子特別難過的時候,父母又會責備他,孩子會覺得“更難受”,陷入情緒低落。
7.疾病沒有責任
當妳的孩子生病時,不要責備他們。
孩子不會抱怨父母。
1.不要抱怨父母的無能
2.不要抱怨妳父母的羅嗦
3.不要抱怨父母的抱怨
4.不要抱怨父母慢
5.不要抱怨妳父母的病
我們來簡單總結壹下。紀曉嵐在誘惑下提出了教育孩子的想法。古人告訴我們,教育孩子不負責七件事,孩子不責怪父母五件事。
家庭作業練習
1.每當妳想發脾氣吵架的時候,想想孩子的感受。
2.不斷學習,提高溝通能力,防止吵架成為解決問題的唯壹途徑。
親愛的家人,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為了更好的支持孩子,讓我們做好證明和榜樣,給孩子成長所需要的心理營養和無條件的愛,達到夫妻和家庭的和諧,從而達到誘惑下的四益七責,對父母的五怨。祝每個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每個家庭和諧幸福。今天,我們學到了這麽多。謝謝博仁老師,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