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重陽將至,老年人如何科學養生?

重陽將至,老年人如何科學養生?

九月初的重陽節將至,當代人更願意稱之為老人節,與傳統的清明節、中元節、除夕等節日壹起被視為祭祖的日子。

“九五”意味著兩個陽相互重視,代表了壹個漫長的時間,寄托了我們對老年人健康長壽的祝福。重陽將至,老年朋友註意養生更重要。

《黃帝內經》中《靈樞天年》提到:“五十歲,肝氣開始下降,肝葉開始變薄,膽汁開始減少,目不明;60歲,心臟開始衰退。如果妳悲傷,妳的血液是懶惰的,所以妳可以躺下。七十歲,脾氣暴躁,皮膚幹燥;八十歲肺氣虛,氣消,故言有好有錯;九十歲,腎氣焦枯,四臟經脈空虛。壹百歲,五臟俱空,氣盡,骸骨獨活而終。”

老年人的幸福是建立在良好的生活質量上的。所以,學會養生,保持臟腑功能的強弱,保持氣血精氣的充沛,才能長久保持生命的活力,這也是老年朋友長壽的秘訣。那麽重陽節前後如何養生呢?

謹防秋燥

國慶過後,正式進入深秋時節。這個時候陽氣在慢慢下降,溫度自然也就變低了。警惕秋燥引發的舊病。秋燥容易導致呼吸道疾病的復發,如鼻炎、慢性支氣管炎、哮喘等。對於老年人,以潤燥為佳。

這裏推薦用沙參玉竹老鴨湯進行食療。老鴨1只洗凈,沙參和玉竹各30g。放入砂鍋中煨1小時以上。調味後食用,可滋陰清肺,潤燥止咳。

適當的補品

秋季是進補的好時機,而現在大部分的養生方法都不適合老年人,因為正如前文所說,盲目進補可能會適得其反。如果要進補,最好咨詢壹下中醫和營養師。

這裏推薦氣血兩虛的老人可以用藥膳桂芪燉雞,壹只小雞洗凈,黃芪30克,當歸黨參15克,大棗10克。做法同上。

輕柔的動作

很多老年人國慶出門後還是不盡興,所以會選擇在重陽節“爬山”,所以要註意深秋更適合壹些溫和的運動,不要選擇出汗量大的運動。秋天是“陽消陰長”的季節。出汗過多容易導致陽氣的流失,從而誘發疾病。

另外,重陽節前後,老人不要蒙著頭睡覺,以免影響正常呼吸;少洗澡,洗澡時不要用堿性肥皂;多喝水,少出汗;警惕天氣變化引發的阿爾茨海默病;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