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乎
空巢老人面臨的護理問題及對策
何艾君
徐玉靜
200040
作者: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
關鍵詞空巢老人護理問題及護理對策
空巢家庭是指沒有子女或子女相繼離開家庭,形成老人獨居的家庭[1]。預計2010年城市老年家庭空巢率將達到80%[2],2030年空巢老年家庭比例將達到90%,屆時我國老年家庭將是空巢[3]。“空巢老人”不僅要經歷個人生命周期的轉換(從中年到老年),還要經歷家庭周期的轉換(從核心或骨幹家庭到空巢老人),在轉換期將面臨社會化的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適應,就容易引起各種身心問題,不僅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還會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各種困難。空巢老人的健康問題及對策總結如下。
跳舞、打球等。老年人要積極參加社會活動,結交朋友,向朋友傾訴內心的煩悶,或者去老年大學充實自己。其次,有技能的老人要回報社會,發揮余熱,在晚年有所作為。重新確立人生目標是克服空巢心理的最好方法。
2.2根據社區老年人護理需求的特點,加強健康教育研究。
調查[6]顯示,老年人對社區護理的首要需求與健康促進和健康知識教育有關。國內外的研究[7]也表明,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是壹種低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保健策略。開展社區健康教育,提高社區老年人的健康意識和自我保健能力,倡導文明的生活方式,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與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疾病的有效措施。但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仍是本次調查發現的老年人主要疾病,因此開展健康教育是壹項護理措施。
1.空巢老人面臨的問題1.1心理健康
孩子缺乏親情和精神慰藉是空巢的原因。
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原因。“出門帶鎖,進門帶燈”是空巢老人生活的真實寫照。子女離家後,很多退休空巢老人深居簡出,很少接觸社會,整天待在家裏無所事事,自然會產生孤獨感。長此以往,很容易產生悲觀情緒和抑郁情緒,甚至導致精神障礙和阿爾茨海默病。田等[4]采用質的研究方法,對城市社區21空巢老人進行了深度訪談。於是,壹些老年人表現出被遺忘、失落、無聊、孤獨、無助、無望、抑郁、拖沓等負面情緒。
2.3加強空巢老人家庭用藥動態監管,提供安全用藥。
醫療服務保障基於
空巢老人缺乏對子女的照顧和監督
他們比普通老人更容易遇到困難,在疾病控制和自我保健方面缺乏相應的知識和能力。因此,護理服務必須延伸到社區和家庭,並加強對空巢老人的社會支持。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空巢家庭建立家庭用藥檔案,使用藥雖然脫離醫院,但不脫離醫生護士[8]。社區護士定期上門指導或電話回訪,及時了解情況給予相應指導;為出院的空巢老人留下病房聯系電話,方便患者在需要時隨時聯系醫護人員;為患有慢性病的空巢老人建立用藥健康檔案,並定期隨訪。
1.2生活照料問題空巢老人吃住完全靠自己。
原因。有些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連吃飯穿衣問題都難以解決。即使是那些生活自理能力很強的老人,在面對壹些電器壞了、管道堵了、廁所漏水等瑣事時也是束手無策,不得不向鄰居或社區服務部門求助。
2.4開展免費體檢和上門服務,關註低收入人群和自費醫療。
調查結果顯示,空巢老人了解藥物管理。
就診人群的衛生服務需求
定期體檢有助於疾病的早期發現和診斷。
早停早治,定期進行全面健康檢查,是自我保健的重要方式之壹。空巢老人由於經濟、身體不便、子女無人陪伴等原因,很少去醫院體檢,對免費體檢和上門服務的需求很高。社區衛生服務部門要關註低收入空巢老人和自費醫療空巢老人的健康服務需求,為他們提供壹些必要的健康服務,如免費測血壓、免費體檢等,並對行動不便和患有慢性病的老人進行走訪。
空巢老人家庭骨折和燒傷的發生率
服務,如疾病復檢、靜脈輸液等。,家訪可以酌情收取交通費和相應的服務費。
1.3藥品安全問題
知識水平低,自備藥品保管管理不善,容易導致誤服或服用過期、變質藥品。顧等人[5]已經發現有
13.49%的空巢老人吃過錯藥或誤服。73.02%的調查是正確的。
誤服或誤服藥物時不知道急救方法。壹旦出現誤服藥物的情況,空巢老人會無所適從,無法及時有效地進行自救,貽誤搶救時機。
1.4個人安全問題
非常高。有些老人行動不便,完全不能自理,經常不小心摔倒或燒傷。近年來,空巢老人家庭中盜竊、搶劫、強奸等犯罪也時有發生。老人獨自死在家中的事件也頻頻見諸報端。空巢老人的生活總是存在隱患,需要社會各界的警惕和關註。
2.5完善社會養老機制,逐步增加核心家庭,家庭
養老功能日益弱化,社會養老取代家庭養老成為必然趨勢。目前,我國公立養老機構近4萬家,提供床位165438+萬張,不到老年人口的1%[9]。這顯然難以滿足我國空巢老人的需求。因此,政府部門要大力興辦養老院、療養院、老年公寓、護理所。
第二步:對策
2.1空巢老人要轉變觀念,克服空巢心態。
首先,空巢老人
人們應該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如種花養鳥,打牌下棋,書法繪畫,
敬老院等養老機構也應鼓勵設立民辦養老機構,以補充國有養老機構的不足,改善國有養老機構的壟斷狀況。
87
在乎
《中國老年保健醫學雜誌》2009年第7卷第5期
植骨內固定術治療脊柱結核病人的護理
周朝的壹個國家
太陽
劉玉蘭
脊柱外科
作者:湖北省鄖陽醫學院附屬人民醫院442000。
結核;脊柱結核
脊柱結核99%的病變發生在椎體,可見於任何年齡段,以腰椎多見,胸椎次之。病理變化會導致脊柱穩定性的喪失。冷膿腫、死骨等病理產物可壓迫脊髓引起脊髓功能障礙,嚴重者可引起截癱[1]。手術是治療該病的重要手段。普通手術多采用病竈清除術,可加速結核的治愈,但破壞了脊柱的穩定性。2006年至2008年,我科共收治脊柱結核患者16例,病竈清除,植骨內固定。護理經驗總結如下。
3.1.1常規護理患者入院後常規洗澡、更衣、查血常規,
血型、凝血時間、肝腎功能、血沈等。,評估患者壹般情況,積極糾正貧血、低蛋白血癥和肝腎功能障礙;吸煙者術前戒煙2周;註意防寒保暖,避免感冒;術前1.2 h禁食,8h禁水;術前交叉配血,做好術前準備。
3.1.2體位護理脊柱結核椎體破壞、脊柱不穩患者,
必須絕對躺在硬板床上休息,這樣可以減輕脊柱的壓力,緩解疼痛,防止加重脊柱變形和神經損傷。入院後應告知患者絕對臥床休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患者的認識,使其積極配合,避免醫療糾紛。鼓勵患者臥床休息後多做深呼吸和咳嗽,防止肺部感染;督促患者做身體功能鍛煉,防止肌肉萎縮;教患者做軸轉,轉的時候頭頸部和軀幹保持在同壹軸線上,防止脊柱扭轉加重神經損傷;由於體位和習慣的改變,部分患者不適合臥床排便,護士有必要向患者說明臥床排便的必要性,並傳授正確的方法,以滿足術後臥床休息的需要,避免術後尿瀦留或便秘。
1.臨床資料
本組患者65438±06人,其中男性65438±02人,女性4人。年齡(22 ~ 42歲);12例有肺結核病史,占全部病例的75%;胸椎結核5例,占。
31.25%,腰椎結核11例,占67.75%。所有患者均行X線、CT和MRI檢查。
結果顯示椎體破壞,椎間隙變窄或消失,伴有不同程度的後凸畸形,死骨形成,椎旁冷膿腫。ESR (60 ~ 120) mm/1sth,平均值。
83mm/1 sth;入院時神經功能按Frankel分類:B級1例,C級3例,D級3例,E級9例。
2.治療過程和結果
所有病例均行結核病竈清除植骨內固定術。16例患者治療成功,切口壹期愈合,無感染、腦脊液漏、竇道形成等並發癥發生。肺結核中毒癥狀緩解,血沈在術後1周開始下降,約在術後2 ~ 4周逐漸恢復正常。術後於(14 ~ 29)天康復出院。隨訪時間為(3 ~ 265438±0)個月,平均65438±02個月。7例術前神經功能缺損患者神經功能得到改善或完全恢復。隨訪期間無結核復發,植骨融合良好,內固定無松動、移位、斷裂。
3.1.3飲食護理肺結核是壹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尤其在並發癥方面。
膿腫後,消耗量增加,應給予易消化的高熱量、高蛋白、含維生素的飲食,如適量肉類、新鮮蔬菜水果、豆制品、鮮奶、雞蛋等。同時要向患者介紹飲食治療的重要性,告訴患者如果不能及時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會影響疾病的治療和術後恢復,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3.1.4心理護理由於脊柱結核病情復雜,治療周期長,
3.護理經驗3.1術前護理
有點。民辦養老機構多了,必然會產生競爭。競爭的結果是所有的養老機構都會降低收費,提高服務質量。最終受益的將是空巢老人。
此外,患者缺乏對疾病的認識,導致前期恐懼悲觀,後期可能會因為治療費用而出現焦慮抑郁。
科學雜誌,2003,23 (7): 405-407。
4567
田,劉俊恩,,等.城市社區空巢老人內心情感探討[J].中國護理管理,2009,9 (1): 31。
顧,孫慶齡。空巢老人家庭藥物管理的調查分析與對策[J].護理研究,2008,22 (9): 2476-2477。
宋潔,劉金鳳,崔寧。空巢老人居家養老需求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護理科學雜誌,2008,23 (21): 17。
3.摘要
在我國老齡化日益嚴重的今天,做好空巢老人的社區護理工作,改善他們的心身狀況,對提高生活質量,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
123
楊冬野,趙勇。中國空巢老人的現狀與對策[J].現代臨床護理,
伯尼姆。高血壓治療的長期依從性:安妥芬治療高血壓[J].BloodPressMonit,2000年;5(Suppl1):S31-34。
八十九
魯·。論家庭用藥與社區護理[J].醫學著作選登,2005,24(1);
2004,3(5):60.
、楊、、丁、。空巢老人生活質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老年醫學雜誌,2007,5 (4): 96-98。
李德明、陳、李桂雲。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中國的老年人
51-52.
林挺、黃俊山、蔣小鶯。關註空巢老人身心健康,建立多層次關懷體系[J]。護理研究,2006,20 (9): 2441-2442。
接收日期:2009年9月-14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