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冬天手腳冰涼的女生怎麽辦?

冬天手腳冰涼的女生怎麽辦?

冬天真的來了。天氣冷的時候手腳很難暖和,這是很多人的通病。有什麽辦法可以改善這種情況?“壹般來說,手腳冰涼主要是因為陽氣弱或者氣血不足,所以女性更容易出現。如果只是手腳冰涼,可以通過曬太陽、飲食等方法緩解。但如有其他明顯不適,應及時就醫。”北京中醫藥大學的劉洋博士說。陽虛和氣血不足會導致手腳冰涼。其實手腳冰涼和人的體質有壹定的關系。比如陽虛,所謂陽,是指壹種具有促進新陳代謝、溫暖全身組織、抵禦外邪等作用的物質。四肢是所有陽氣的末端,平時主要靠陽氣取暖。陽氣下降,不能溫暖四肢時,四肢冰冷。氣血不足就會手腳冰涼,因為氣有活血暖身的作用。另外,有些人容易緊張。著急的時候會緊張,站立不穩,手腳冰涼。如果要區分陽虛和氣血不足引起的手腳冰涼,要看輔助癥狀。“壹般來說,陽氣弱的人,往往伴有脾胃不適。比如胃怕涼或者吃了涼的東西,就容易拉肚子,還有的會腰膝酸軟。氣血不足的人往往伴有頭暈、精神萎靡、胸悶等癥狀。”劉洋醫生指出,真正的陽氣較弱,此時使用黃芪、當歸等藥物是可以的。但從臨床上看,更多的是因為體內氣血受阻,氣血達不到第四年末。這個時候手腳冰涼就不是補充的問題了。對癥治療就是讓她的氣機通暢,可以用壹些柴胡疏肝等藥物,效果會更好。如果妳不懂這個道理,單純的去填,她壹填火就上來了。她的手和腳還沒暖起來,她的嘴就濕透了。多種方法調理天氣寒冷,手腳冰涼,除了手腳冰涼,如果還有其他明顯的不適,最好在明確診斷後去看醫生,全面調理身體。如果只是手腳冰涼,不妨做如下調整。1,每天中午背上曬太陽。可能很多人都說這不簡單,但是很精致。“壹般來說,要曬後面,前面是陰,後面是陽,陽氣要填在後面。秋冬季節,中午陽光最充足。我心平氣和地感受著這種溫暖,感受著熱氣進入我的身體,我的身體被這種溫暖的火力所驅動。”劉洋博士說。2、食療——陽虛喝點肉蓯蓉粥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藥以治病,食以養人,藥在食中,最適合調理體虛。氣血虛弱而手腳冰涼的人,可以服用當歸生姜羊肉湯。做法:將羊肉500克洗凈切塊,取出油鍋,將壹勺羊肉和白酒加熱片刻,加入當歸10克,姜2片,蔥2條,加水適量,煮沸後去沫,羊肉用文火燉2-3小時,加少許鹽即可食用。此湯適用於氣血虛弱、乏力、頭暈、手腳冰涼者。如果由於陽氣虛弱而手腳冰涼,可以吃糯米粥。做法:取肉蓯蓉10 ~ 15g,粳米50g,先將肉蓯蓉放入砂鍋中煮沸去渣,再用粳米1煮粥,每日1次。這種粥對於陽虛怕冷手腳不溫或者腰酸膝冷的人有很大的作用。3.中藥輔以白酒泡腳。取桂枝、幹姜、桃仁、紅花各30克,加水煮沸20分鐘,然後倒入盆中,加入3勺白酒,待溫度適宜時泡腳30分鐘,最好每晚壹次。睡前浸泡效果更好,有溫陽散寒、活血通絡的功效。4、找準穴位按摩腳底產生熱量摩擦可以產生熱量。所以,自我按摩是應對手腳冰涼的好方法。比如,找到心俞穴(左右肩胛骨、脊柱和兩側大筋的中間)的正穴,按36次,其中左轉18次,右轉18次;腎俞穴(即兩側的“腰眼”),兩側按揉36次,每側左右轉動18次。此外,還可以按揉奇沖穴(大腿根部內側),此處有搏動的動脈。先按揉氣沖的穴位,再按揉跳動的動脈的穴位,壹個壹個,交替進行,直到腿腳感覺有熱氣往下流。這種方法非常有利於促進腿部的血液循環。按腳底湧泉穴,感覺發熱。5、艾灸每天“熏”半小時,艾灸有溫陽益氣、溫經通絡的功效。可以艾灸關元穴,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是保健強身的重點穴位。方法:點燃艾條後,由中醫針灸師(熟悉後由本人或家屬)在關元穴壹掌距離處施灸。熱度適合妳,別燙著了。艾灸每次持續30-40分鐘,每日1次,有溫陽散寒、疏通經絡的作用。6.跳繩和跑步都是不錯的選擇。說到身體素質,運動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是增強體質的好選擇。通常在秋冬季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跳繩、跑步、打太極拳等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