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針灸始祖——黃帝
姬姓,名軒轅,傳說中的中原各族首領。現存的《內經》是壹部以《黃帝內經》為名與齊波、雷公討論醫學的著作,記載了對針灸治療的論述。
2.脈學的倡導者扁鵲。
姓秦,名嶽,戰國時居住在渤海地區。我在桑軍學醫,有豐富的醫療實踐經驗。我各科都很好,四處旅行行醫。《史記》、《戰國策》載有他的傳記和醫案,被推崇為脈學的倡導者。
3.外科之祖——華佗
東漢末郭培地區的人物。他精通內科、外科、婦科、兒科和針灸,尤其擅長外科。他曾經用麻飛散麻醉病人,進行腹部手術。
4.醫聖——張仲景
明姬,漢末南陽縣(今河南南陽)人。相傳他是長沙知府,當時傷寒流行,死了很多人。他研讀古代醫書,廣泛收集有效方劑,撰寫《傷寒論》,總結漢代醫療實踐經驗。
5.預防醫學的倡導者葛洪。
子之傳,本名抱樸子,晉代丹陽句容(今江蘇)人。著有《後備急方》,收錄了各種藥物,包括世界上最早的天花、姜病的診療記錄。
6、藥王——孫思邈
唐朝京兆花垣(今陜西省耀縣)出身,醫德高尚,醫術高超。他總結了唐以前的臨床經驗和醫學理論,撰寫了《千金方耀》和《千金方毅》,將婦孺疾病列為第壹位,主張臟腑疾病和腑病的分類,新而系統,唐太宗封他為“醫王”。
7.兒科之祖——錢乙
字仲陽,生於北宋(今山東東平)。前醫家程泰傳世《小兒內科疾病誌訣》三卷,收集整理了錢對其學生顏教忠的醫學論述,並對其辨證論治作了系統舉例。
8.法醫學之祖——宋詞
字惠甫,宋代建陽(今福建)人。曾任廣東、湖南監獄官。他總結了宋代及以前的法醫學經驗和自己的檢驗經驗。1247年,他編纂了五卷本《冤獄集》,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專著,被翻譯成多種文字。
9.醫聖——李時珍
字東壁,號臨湖,生於明朝(今湖北)。參考歷代800多種醫書,經過27年的努力,寫成了《本草綱目》壹書,收錄了1518種藥物,流傳至今。
10,首席維修員-吳倩
文姬壹詞出自清代安微。被泰醫院判刑。主編90卷官方醫書《醫宗金鑒》,論述各種疾病的診斷、辨證、治法、方藥,簡明實用,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