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如果煮茶的方法不正確,或者茶不合適,就會對身體有害。
那麽煮茶對身體好嗎,怎麽煮茶呢?本期將向愛茶人士講解冬季如何正確煮茶。
煮茶和喝茶是壹樣的。如果喝茶有益健康,首先要選對茶。
否則,選擇不適合自己的茶,無論是泡還是煮,對身體都是利大於弊的。
體質虛弱,禦寒能力差,手腳冰涼,畏寒,腸胃虛弱的茶友。
不能煮喝新茶、綠茶、黃茶等涼茶。否則會增加身體負擔,不利於健康。
要選擇溫性的茶,如熟茶、老茶、紅橙普洱茶、熱紅茶等,才能得到驅寒保暖的效果。
腸胃虛弱、有腸胃疾病的茶友,可以煮普洱熟茶,醇香的普洱熟茶湯,可以附著在胃部,形成壹層保護膜。
柑橘茶也適合煮著喝,有助於化痰止咳,預防感冒。
身體虛弱怕冷的愛茶人士可以煮紅茶喝。根據中醫“虛為補,寒為溫”的保健理念,此時紅茶配熱茶有助於飲用,驅寒;而且現代研究表明,紅茶中含有的蛋氨酸可以提高人體的抗寒能力。
另壹方面,如果是體質偏熱、容易上火、腸胃功能較好的茶友,熱茶少喝紅茶,宜喝涼普洱生茶,有助於預防和輔助治療上火癥狀。
上火的話可以適量喝普洱生茶。普洱生茶維生素和茶多酚含量高,有助於緩解冬季上火引起的口腔潰瘍、牙齦腫痛等癥狀。
選擇合適的茶品就可以開始煮茶了。煮茶首先要註意的是茶的量。
煮茶會使茶葉中的物質越來越多溢出,會使茶湯的濃度比沖泡時高很多,喝濃茶會對身體造成相應的負擔。
因為茶葉中含有咖啡因,茶湯中咖啡因含量高會刺激腎臟,增加腎臟負擔。尤其是生普洱茶,煮茶涼性強,對腸胃刺激大,容易傷胃。
所以煮茶時,茶的量要適當,避免茶湯濃度過高。通常茶葉用量與註水量之比為1:100,1克茶葉對應100毫升水。比如壹個1升的茶壺,可以倒10克茶葉。
有些人喜歡泡壹整天的茶。長時間煮茶會溢出壹些不利於健康的物質,反復煮也會降低茶的保健作用。所以泡茶時間不宜過長,不宜反復。通常建議泡茶不要超過6次。
同時,茶葉煮好後,茶湯的溫度往往較高,有些人會覺得熱茶有味道。但是即使在冬天也盡量不要喝熱茶,因為長時間喝熱茶會灼傷食道,引發食道癌等疾病。
將撬好的茶葉片放入鐵鍋,通過鐵鍋的傳熱,將茶葉片烘烤3分鐘左右。這時,空氣中飄散著濃郁的茶香。
因為茶品存放時間長,所以在煮之前要用開水沖壹下,可以更好的服務於後期的飲品。
將冷水慢慢倒入鐵鍋,因為我們的鐵鍋是1000ml,所以最好加水到800ml。當水離壺嘴還有3、4厘米時,停止加水(千萬不要灌滿水),加水後蓋緊蓋子,等待茶湯煮沸。
如果水太滿,壺裏的茶湯沸騰時,就會從壺嘴噴出,掉進火裏。壹是會浪費茶湯,二是會澆滅炭火,三是會激起室內的碳灰。如果用電爐煮茶,還要避免茶水溢出帶來的安全隱患。
茶湯第壹次煮的時候,要馬上倒掉,避免茶湯太濃。
喝完第壹壺再煮第二壺,還是加涼水,而不是灌滿水。當壺中的水沸騰時,立即倒出茶湯。為了避免茶湯太濃,不需要反復煮。
到了第三壺,要改變煮茶的時間,這樣才能把茶的味道表現的淋漓盡致。第三壺茶,煮茶時間增加五分鐘。茶湯初步燒開後,再繼續煮三分鐘,再把茶湯倒掉。
第四壺,煮茶的時間增加到6分鐘,即茶湯在初沸後繼續煮8分鐘,然後倒出茶湯;第五鍋,茶湯初沸後,繼續煮10分鐘後倒出茶湯。
綜上所述,冬季選擇合適的茶品,通過正確的方式煮茶,不僅有助於驅寒養生,而且風味獨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