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有需求就有市場。
眾所周知,菜價會漲,肉價會漲,蚯蚓因為有藥用價值,價格漲了好幾倍。
最近有消息透露,猴子的價格也大幅上漲。
猴子價格上漲不是因為猴子多了,而是因為各大藥企都在買猴子做實驗。
比如趙巖新醫藥6月6日宣布茅穎生物成為其全資子公司,2萬只實驗猴也屬於趙巖新醫藥。
這只是壹個例子。很多藥企都在囤積猴子,所以猴子的價格在上漲。
隨著醫藥行業的快速發展,實驗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以最常用的食蟹猴為例。2014年,其單價在7000元左右,2018年,漲到14千元,2019年,飆升到3萬元,今年3月。
不僅如此,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實驗猴的存量只有3萬只左右,這意味著3萬只與龐大的醫藥行業相比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市場可能會面臨“猴子值錢”的局面。
為什麽猴子突然變得這麽「稀少」?
我們常說,小鼠在很多實驗中確實會用小鼠作為實驗對象,但是相比於小鼠和兔子,猴子是最接近人類的,所以也是最理想的實驗動物,得到的數據也相對更接近人類用藥。
因此,猴子成為了實驗對象,特別是對於危害性很大的疾病,猴子往往被選為實驗對象。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猴子都能成為實驗對象,實驗用的猴子也有嚴格的要求,比如年齡、體重、身體狀況等。例如,以最常用的食蟹猴為例,從飼養到宰殺大約需要四年時間才能達到實驗標準,還有特殊的飼養環境,加重了實驗猴生產的難度。
此外,由於近兩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實驗猴需求激增,因此市場供不應求。
而且壹只猴子只能用於壹種疾病的研究,不能重復使用,實驗也不會只有壹次,所以對猴子的需求非常大。
以前國內實驗猴沒這麽緊俏,甚至每年出口幾萬只。但隨著國內需求的快速增長,2020年,出於防疫需求,我國暫停了野生動物進出口業務,使得實驗猴轉向國內市場。
但在需求激增的情況下,出現了供需失衡,導致猴價大幅上漲。
誰也沒想到,有壹天猴子的價值可以如此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