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健康誤區:多走路,多喝水。相比之下,妳有沒有被誤導?
高血脂的人不能吃蛋黃?
其實不僅是高血脂的人,很多中老年人也不敢吃蛋黃,認為蛋黃中膽固醇含量過高,不利於健康。
這種理解非常片面。首先,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適量攝入對人體非常有益。其次,國內外營養學家已經形成* * *認識,攝入體內膽固醇基本不會影響血液膽固醇含量,膽固醇攝入限制已經解除。
最後,蛋黃營養價值豐富,除了鈣、鐵、磷等礦物質外,還含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對健康大有裨益。
以後吃雞蛋的時候建議不要把蛋黃扔掉,可以大膽的吃。
每天至少喝8杯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體內物質代謝的基礎。只有補充足夠的水分,人體才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但世間萬物都講究壹個度,這個度太過了。網上各種養生文章強調每天要多喝水,已經成為很多人的健康觀念。人們認為多喝水可以排毒。其實每個人每天需要的水量是不壹樣的,水量要以人體的出汗量為準。綜合考慮飲食中獲得的水分等因素,壹般不能以八杯水作為標準。如果每天從食物中獲取的水分較多,就要適當減少飲水量。過量飲水容易增加腎臟負擔,容易誘發水中毒。
此外,還有壹些特殊人群要減少日常飲水量,如營養不良者、心力衰竭患者、水腫者、腎病患者、肝功能異常及腹水者等。
喝骨頭湯可以補鈣嗎?
食療是補鈣的重要方法之壹。說到補鈣的食療,很多人下意識的會想到骨頭湯。骨頭湯真的補鈣嗎?
雖然骨頭湯看起來很濃,看起來含鈣量很高,但實際測量結果可能和妳想象的完全不壹樣。據相關測量,每100毫升骨頭湯中僅含有1.9毫克的鈣,與普通自來水所含的鈣量相差無幾。看似濃稠的骨頭湯,其實是骨髓裏脂肪沸騰的結果。
骨頭雖然富含鈣,但這種鈣是以磷酸鹽的形式存在的,非常穩定,加熱煮沸幾乎不可能沈澱。
其實補鈣很簡單。多喝牛奶,適當吃乳制品和豆制品,多吃深色蔬菜和肉類都可以有很好的效果。
多走路更健康?
散步是壹種簡單而有效的保持健康的方式。因為強度低,受眾廣,是鹹宜老少皆宜的鍛煉方式。相信大家都在朋友圈走了幾步。有些人為了追求第壹,甚至壹天走兩三萬步,似乎已經偏離了養生的初衷。
還有壹些中老年人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選擇大量行走,每天走1000步以上,非常不可取。
對於普通人來說,每天走6000到1000步就夠了,因為1000步換算下來的距離大概是6到7公裏。走多了不壹定有養生效果,但肯定會傷膝蓋,尤其是關節有壹定退化的中老年人。走路太多容易傷膝蓋。
建議身體健康的年輕人可以適當加大步伐,加大步伐,達到健身養生的目的。對於腿腳不好,關節或骨骼有退行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建議每天走2000~3000步。
發燒壹定要捂汗嗎?
我相信很多人都被父母教導過,發燒後出汗是有好處的,很多人也肯定這樣做過。其實這是壹種錯誤的做法。
發燒後蓋被子不僅不利於散熱,反而會使體溫升高,尤其是服用退燒藥後,可能會引起脫水。正確的做法正好相反,而是要解開衣服,促進汗液蒸發。
對於38.5度以上的發燒,也可以采取物理降溫,用溫水或酒精擦拭身體。
醋能軟化血管嗎?
網上到處流傳醋能軟化血管的偽養生文章。這些文章建議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通過將食物浸泡在醋中來軟化血管,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如醋浸雞蛋、醋浸洋蔥、醋浸花生、醋浸黑豆等。
事實上,醋是壹種常見的調味品。它的主要成分是醋酸,攝入體內後會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本沒有機會進入血液,更別說軟化血管了。
其實想要保護血管,就要避免高鹽高脂高膽固醇的飲食,避免抽煙喝酒,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多吃粗糧,多運動,這樣會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