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肉
鴨肉性涼,不油膩,富含高蛋白,適合在谷雨季節食用。古書《後肘預備方》中記載“取公鴨善利水消腫,取汗助除濕消腫”,可見鴨肉功效高,後來“若與冬瓜、薏米同用,效果尤佳”。分享了壹只薏米燉老鴨,谷雨前後學著給他家做的。
推薦菜:糯米老鴨湯
所需食材:鴨子半只,薏米1小碗,山藥半個,生姜1片,冬蟲夏草和枸杞少許。
1.將鴨子切成大塊,清洗幹凈。將山藥去皮,切成滾刀塊。將生姜切片。將薏苡仁、枸杞、蟲草提前泡發備用。
2.將切好的鴨肉倒入鍋中,加鹽和料酒,將鴨塊浸泡約10分鐘,用手搓,換水,再反復浸泡搓,直至鴨血分離。
3.砂鍋裏加清水和鴨塊,少許姜片,不要蓋。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倒入薏米,蓋上蓋子,轉小火燜40分鐘。
4.倒入切好的山藥塊、枸杞、蟲草花,煮至山藥變軟,加鹽、胡椒粉,關火,壹碗滋補美味的糯米燉老鴨就做好了。
鴿妳肉
鴿妳肉營養豐富。與豬肉、雞肉、牛肉等肉類相比,鴿肉蛋白質含量高,是真正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鴿妳肉能解渴,清熱潤燥。適合在這個季節煲湯。肉嫩味美,湯鮮香。這是壹種很好的保健湯。
推薦菜品:滋補鴿子湯
材料:鴿子2只,冬蟲夏草1把,人參1把,桂圓2個,白芷3個,紅棗4個,生姜1塊。
1.鍋中加入鴿肉、姜片、料酒、清水,中火煮沸,再煮約1分鐘,取出鴿肉。
2.將冬蟲夏草、白芷、桂圓、人參、大棗放入碗中,用溫水浸泡約10分鐘,記得將大棗去核。
3.在砂鍋中加入清水、水煮鴿子肉和浸泡過的食材。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30分鐘左右。
4.當湯汁呈鮮黃色時,加入適量的鹽和胡椒粉,簡單調味即可關火。
豬肝
谷雨,濕度大的時候,建議少吃豬肉那樣厚膩的肉。不過豬全身都是寶,可以不吃豬肉吃其他器官,比如豬肝,是個不錯的選擇。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E和鐵,營養價值高。在廣東常被用來做調節身體的保健湯。
推薦菜:菠菜豬肝湯
所需食材:豬肝1,薏米1小碗,菠菜1小把,枸杞適量。
1.豬肝洗凈切片,用清水和料酒浸泡20分鐘。菠菜洗凈切塊,薏米提前泡2小時,枸杞泡5分鐘。
2.砂鍋內倒入適量清水,放入泡好的薏米,大火燒開後,轉小火慢燉30分鐘左右。
3.將豬肝放入鍋中,倒入1勺醬油,1勺胡椒粉,拌入少許澱粉均勻,加入1勺食用油,腌制10分鐘。
4.加入豬肝,煮好後加入菠菜、枸杞、鹽調味,攪拌均勻,關火上桌,壹碗口感好又有營養的菠菜豬肝湯就做好了。
萵苣
萵筍清涼爽口,新鮮爽口,含水量比較高,維生素和礦物質的含量也比較全面和充足,其中鉀和天冬酰胺的含量比較高,有利於人體排尿,幫助人體排出多余的水分和廢物,經常食用還能促進胃腸蠕動,刺激食欲,幫助消化,所以適合在谷雨季節食用。
推薦菜:涼拌生菜
所需食材:生菜1、大蒜1、紅黃椒各壹個、香菜1、香蔥1、白芝麻1勺。
1.萵筍去頭尾後,削去外皮,將萵筍切成適當長度的細絲。辣椒洗凈切絲,大蒜去皮切末,小蔥切碎備用。
2.碗中加入1大勺白芝麻,切蒜末和蔥花,澆上燒過的熱油,刺激出香味。
3.繼續加入1湯匙香油,1湯匙醬油調味,2湯匙香醋,適量白糖提鮮,少許鹽和芥末醬,或倒入芥末油,最後拌勻。
4.將筍絲、辣椒絲倒入大碗中,倒入調好的汁,攪拌均勻。喜歡芝麻醬的朋友也可以倒1勺芝麻醬,又香又脆又開胃。
芹菜
谷雨裏濕度比較大,而芹菜味甘性涼,能清熱利濕。含有大量的纖維素、礦物質等微量元素,能達到清熱潤燥、利水消食的作用。經常吃壹些也可以緩解濕氣帶來的不適。
推薦菜:洋蔥炒芹菜。
材料:芹菜1根,洋蔥半根,肉末少許,小蔥1根,小米椒2個,大蒜3瓣。
1.芹菜洗凈切成小塊,洋蔥切片,小蔥剁碎,大蒜切碎,小米椒切成圈,肉餡用醬油、鹽、料酒簡單腌制。
2.鍋中加入少許油,將蒜末、小蔥、小米椒倒入油中,爆香,然後倒入肉末,翻炒至變色。
3.放入蔥花,翻炒幾下,加入2勺醬油調味,1勺蠔油提鮮,翻炒均勻。
4.倒入芹菜段,再翻炒幾下,待芹菜香氣散發後加入少許鹽和雞精,倒入少許香油,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皇冠雛菊
杭白菊是谷雨季節不可錯過的好蔬菜。味道甜,氣味香。它含有多種氨基酸、蛋白質、鉀、鈉等礦物質。可以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身體排出多余的物質,促進利尿和排除水分,幫助排便順暢。所以自古以來就有“皇帝的菜”之稱。
推薦菜:藜蒿烤豆芽
材料:杭白菊1把,豆芽1碗,大蒜3瓣,幹辣椒2個。
1.杭白菊洗凈,切段,莖和葉分開,豆芽用清水沖洗數次,焯水備用,大蒜去皮切片。
2.鍋中加入少許油,將蒜瓣和幹辣椒倒入油中,炒香後倒入藜蒿莖,炒勻。
3、翻炒約1分鐘,轉大火,倒入杭白菊葉,翻炒至葉微軟。
4.最後倒入焯水的豆芽,加入1湯匙醬油,少許鹽和雞精,翻炒均勻,然後用菊花燒豆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