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秋分灸養生潤燥養肺健脾胃?

秋分灸養生潤燥養肺健脾胃?

秋分節氣,天氣漸寒幹燥,人體脾胃此時陽氣虛弱,需要調養。秋分過後,涼爽幹燥,肺部需要滋潤。所以秋分後艾灸要以潤燥、養肺、健脾胃為主,下面就讓老黃歷給大家介紹壹下。

中醫認為,從秋分到立冬的45天是“秋季的冬令”,主氣為陰,非寒即寒。此時人體陽氣收斂,陰氣漸長,胃陽虛弱,導致消化功能受損;同時,秋季燥主肺,秋分後寒燥占主導,所以與肺有關的虛寒癥狀會增多。因此,“潤燥、養肺、健脾胃”成為秋分艾灸保健的重點。

秋分灸取大椎、舒菲、大腸俞、腎俞、關元、肚臍、天樞、足三裏、合谷等。艾灸每天壹次,每次30分鐘,艾灸壹周1-2天。

秋分艾灸保健常用穴

大椎穴功能:益氣壯陽,主治疾病:發熱、瘧疾、大椎穴咳嗽、哮喘、骨蒸潮熱、落枕、肩背酸痛、腰脊柱強、角弓倒置、驚風癲癇、五傷勞損、七傷勞損、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艾灸:大椎穴,手足三陽與督脈交匯處。每次艾灸5-15分鐘即可。

舒菲穴的作用:調肺氣,補虛清熱。主治:肺經和呼吸系統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肺結核、咳嗽、哮喘、吐血、骨蒸、潮熱、盜汗、鼻塞等。艾灸:取俯臥位。點燃艾條,在距離肺部穴位1.5-3厘米處施灸10-20min。

腎俞穴的作用:外散腎熱主要用於治療疾病:遺尿、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白帶、水腫、耳鳴、耳聾、腰痛。艾灸:溫和灸,每穴10-15分鐘,每周1-2次,長期堅持。

關元穴的作用:能固本培元,補益下焦。可用於治療疾病,如補腎壯陽、調理沖任、調理氣血、強身健體。常用於中風、疲勞、神疲乏力、消瘦虛弱等癥。腹瀉、脫肛、疝氣、便血、血溺、排尿困難、尿頻、尿失禁等腸道和泌尿系統疾病;遺精、白濁、陽痿、早泄等男科疾病;月經不調、閉經、痛經、赤白帶下、子宮脫垂、功能性子宮出血、外陰瘙癢、惡露不絕、胎盤滯留。艾灸:每穴暫停10分鐘,三個月為壹個療程。休息壹周再繼續第二療程。

天樞穴功能:調理腸腑,理氣行滯,促進消化。適應癥包括腹痛、腹脹、便秘、腹瀉、痢疾等胃腸疾病。月經不調、痛經等婦科疾病。艾灸:孕婦不宜艾灸。

足三裏穴的作用:補益氣血,扶正固本,治療胃痛、嘔吐、腹脹、腹瀉、下肢關節痛、水腫、乏力、消瘦等癥。艾灸:對準足三裏,距離約0.5-1.0寸,使患者局部感到溫暖舒適。壹般每側穴艾灸15-20分鐘,直至皮膚微微變紅,隔天施灸,壹個月十次左右。老人每天睡前30分鐘左右可以艾灸。施灸時註意避風。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婚姻,八字事業,婚姻運勢,財神的星座,感情組合,看到另壹半,八字計算,名字速配,人生運勢,復合機會。可以點擊底部在線咨詢(僅供娛樂):/x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