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老年人手機應滿足的七大特征。
1,屏幕和字體大而清晰。
不用老花鏡也能看清楚。老人視力會下降,大字體大屏幕可以讓手機看新聞、看照片、看視頻成為壹種享受。
2.音質好,音量大
音量大,不用擔心聽不到鈴聲,通話過程中聽不到對方在說什麽。音質好的甚至可以讓老人在外面聽音樂,甚至可以用擴音器跳廣場舞,豐富文化活動。
3、操作簡單
再多的功能對老人來說都不方便,意味著什麽都沒有,甚至是壹場災難。功能越少越好。最好保留老人最常用的功能。功能豐富後,還要做好操作的易用性設計,讓老人操作壹目了然,簡單易用。
4、超長待機
少充電,多省心。老人記性不好,不要把他不用的二手智能手機給他。如果關鍵時刻沒電,可能會帶來很多麻煩甚至事故。
5、功能豐富
日常社交的微信和QQ;高清照片錄制;看新聞;看視頻;麻將、撲克牌等豐富的遊戲必不可少。有了微信和QQ,大部分老人每天都和子女語音聊天,和朋友商量去哪裏玩。用視頻軟件看電視養生節目也成為老年人的新習慣。通過手機遊戲軟件,老人足不出戶就可以和更多的人在線打麻將、鋤地、下棋。
6、高性能
反應速度快,不卡機。其實老年人容忍卡頓手機的時間比我們少。換個方向想想,減少老人等待回應的時間。其實其實是變相幫助老人長壽。同時,面對性能問題頻發的手機,老年人比年輕人更無所適從。
7.時尚外觀
符合時尚,美觀大方。市面上能看到的所謂“老機”,往往接口紅綠相間,外觀厚重,老人們往往不好意思拿出來。更換漂亮的智能手機,讓老年人也可以用時尚的大手機在朋友面前“炫耀”。
二、老年人使用手機的常見問題
1,老花眼看不清屏幕。
45歲以上的人會逐漸體驗到遠視(俗稱老花眼)的生理現象。他們的眼球晶狀體會逐漸變硬變厚,眼部肌肉的調節能力也會下降,導致變焦能力下降。老年人老花眼的經驗上限是300度,也就是33cm到45cm的視距。手機需要1080P分辨率才能達到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屏幕尺寸為5寸屏幕。
2、聽力損失聽不清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組織器官會逐漸老化,聽覺系統會出現問題,導致聽力下降。聽力問題會影響老年人與社會的交流,老年人耳聾是不可逆的。北京某知名醫院耳科教授指出,聽力下降始於高頻聲音區。
3,屏幕小,鍵盤大,看起來沈悶,檔次低。
目前市面上的老人機都是小屏幕大鍵盤,外觀大同小異,很低檔。老人也希望有壹部時尚的手機可以用。
4.手機只能打電話發短信。
有點高端。手機可以拍照,但拍照效果差,不清晰,與現有主流手機相差甚遠。老人想看新聞,但是想在微信或者QQ上和朋友分享好東西是不可能的。
三、不適合長期使用手機的老年人
1,重度神經衰弱
長期使用手機可能會引起失眠、健忘、多夢、頭暈、頭痛、易怒等。,從而加重病情。
2、白內障患者
長期使用手機發出的電磁波,可使眼球晶狀體溫度升高,水腫,加重白內障患者的病情。
3.心臟病患者
實驗表明,手機電磁波可使心電顯示異常。使用心臟起搏器的人也要註意,手機可能會對心臟起搏器的工作產生影響。如果安裝了心臟監護儀,使用手機可能會影響監護結果,導致誤診。
4.甲亢和糖尿病患者
因為甲亢和糖尿病都是內分泌失調,手機發出的電磁波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所以這類患者最好不要使用手機。
5.癲癇患者
手機使用者大腦周圍產生的電磁波是空間電磁波的4-6倍,可誘發癲癇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