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人願,不如人願。事實上,人的壹生中,逆境中度過的時間,大多比順境中度過的時間要多。當妳身處逆境,沮喪害怕的時候,妳不應該沮喪。妳應該壹吐為快,“釋放它”。人也可以用平時引流的方法,使自己處於“重山重水復”之中,走向“光明的未來”。
人們稱逆境商數(AQ)為面對逆境或挫折時的不同反應以及應對逆境的不同能力。在瞬息萬變、危險重重的多元時代,人隨時隨地都會陷入逆境。因此,學會應對逆境的能力是人獲得成功的前提條件和重要資源,體現了人的生存能力和生命價值。面對逆境時,優秀的良好心態更能表現出高逆境商人群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素質。這是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著名學者、著名白宮商業顧問保羅·斯托茲教授首次提出“順境需要情商,逆境需要AQ,即逆境商”的概念。現在已經被西方社會廣泛認可。逆境商對任何人都很重要。面對逆境,有的人奮力拼搏,百折不撓;有人嘗過就放下;還有人遇到了麻煩,不敢回避。不同的態度導致不同的結局。逆境商高的人對生活充滿希望,他們會對生存和成功表現出熱情的興趣。遇到逆境,自然就能吃苦耐勞,勇往直前;而逆境商低的人,對事物不感興趣,對生活缺乏激情,非常容易退縮。
根據近年來管理學者提出的九商成功學理論,九商的智力全面發展可以為人生創造精神財富、物質財富、智力財富、道德財富和健康財富。人的生命樹是由“九商”決定的,包括心商、德商、誌商的根;為了智商、情商、逆境商、吳尚去做;水果是財商,也是健商。生動又充滿哲理。其中“逆境商”對人的苦難和健康尤為重要。
馬寅初教授是我國近代著名的經濟學家、教育家和人口學家,壹生治學嚴謹,求真務實。在他漫長而坎坷的壹生中,他給後人留下了許多不朽的功績。在健康方面,也成為了後人的典範。
新中國成立後,馬寅初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成員。1951 5月23日被任命為北京大學校長。1955年,在第壹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他首次提出“新人口論”,先是肯定,後又否定。1958年5月開始被點名批評。1961年被迫辭去北大校長職務,隨即被免去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職務。9月1979,11,徹底平反,恢復名譽。馬寅初的履歷表明,他的人生經歷非同壹般,經歷了風風雨雨,壹次又壹次的艱辛和滄桑。盡管如此,他還是在人間度過了101個春秋,彌足珍貴。縱觀馬寅初的壹生,我們可以看到他非常珍惜生命,厭惡學業,排除幹擾,嘲笑生活,晚年與疾病頑強抗爭。
馬寅初從小熱愛運動。我在美國耶魯大學讀書的時候,從壹位93歲的醫生那裏學來的“冷熱水浴”健身法,就是先洗10 ~ 15分鐘的熱水澡,出來後用毛巾擦幹,休息5分鐘,然後再洗5分鐘的冷水澡或淋浴,對人體保健防病非常有益。之後,他就壹直練習,從未停止過。這種奇妙的方法使他在100歲時血管彈性仍和年輕人壹樣,血壓和心臟保持正常。證實了科學養生與長壽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
馬寅初對按摩很有見解。入獄期間,他早上按摩頭部和面部,晚上按摩胸主動脈,心態平和,應對逆境,對生活充滿信心。獲釋後,他經常爬山、遊泳、打太極拳。平時無不良嗜好,飲食清淡,心胸寬廣,勤於鍛煉,目光遠視。開拓進取,樂觀向上。他說:“如果沒有別的原因,妳會活壹百年。”他用親身經歷印證了這句話。堪稱傑出的“高逆境商”。
苦難也像壹種鍛煉,不僅消耗大量體力,還能強健身心筋骨。人對磨煉有兩種態度:壹種是主動滿足,壹種是被動承受。主動迎接磨難的人,在忍受磨難的痛苦時,內心是平靜的,如利劍磨刃;被動吃苦的人,在吃苦的時候,內心充滿恐懼,光滑如鵝卵石。太多的磨難對強者來說可能是壹種祝福。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哲學家王夫之曾提出養生“六自然”、“四觀”的概念。“六性”是:超脫自我,善待他人,無為從容,剛毅剛毅,自滿淡泊,失意淡定。“四觀”是:“大事難見責”、“逆境見順境慎”、“喜怒盼慎”、“群見才知”。這樣才能做到“知足不辱”、“知足不殆”。這種哲學上的養生,應該說達到了壹種高級的養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