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山講堂景點介紹:
在龍海市江東大橋西側的野後山山麓,有壹座幽雅靜謐的背山臨江古建築,名為野山講堂。明末著名學者黃道周講課。
黃道周(15851646),明代漳浦縣銅山人,人稱石齋。天啟二年(1622)進士,先為禦宴展官,後為諫官。他為人正直,敢於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頂撞皇帝,多次被朝廷幕僚貶謫和嚴懲。崇禎十五年(1642),被貶廣西,赦免復職,病死。次年,在隴西野後山山麓建野山講堂,設三館,即三近、歡喜、慈。黃的講學不只是空談什麽是自然,什麽是人民所要,而是著眼於人民的愛國實踐。他的宗旨是嚴於律己,大公無私,以榕樹六質四奇為人生榜樣。並親定《野山講義》七篇,作為學習的道德標準。
四面八方的文人墨客,慕名而來野後山求士,沿河停船絡繹不絕,數以千計,大受歡迎。崇禎十七年(1644),在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的沈重打擊下,燕京失陷,崇禎自縊,黃道周帶領弟子哀號了三天。不久,清兵入關,在燕京建立了清政權。南京官員擁斧王朱友松為帝,到道州趙航任禮部尚書,輔佐反清復明。次年六月,唐王朱在復州登基,為隆武元年(1645)。道州被封為武英堂大學士、官兵二臣。他迫於形勢,招兵抵抗清軍。後來由於援軍和軍餉不足,在江西婺源戰敗,被發配到南京。他數次絕食反抗清廷,拒不投降。2002年3月5日,在南京東華門壯烈犧牲。臨刑前遺言:永生不滅,義無反顧千年,天地知我,家無牽掛。
曹節,千古榮耀。黃道周殉難後,野山講堂日漸冷清,至今仍有許多摩崖石刻。那是黃道周題寫的蓬萊峽、芙蓉峽、路漫漫其修遠兮、墨池和劉縣長刻在石頭上的河。此外,還有黃寬雕刻的黃巖洞、靜如太古、黃克潤雕刻的德珠、觀鳳、芭蕉葉。
冶山講堂以黃道周聞名,其授課之盛舉對後世有壹定影響。很多名人都去參觀過,留下了動情的詩句,如陳昌霞的《冶山講堂》:尋仇和千年,萬翁也姓黃。很多人是私人的,而我是* * *雲水鄉的。墻上詩,溪中草堂。想起妳,妳憧憬過去,妳沒有忍受孤帆。陳恒《野山懷古》:尋山尋谷千年,翁氏皆姓黃。很多人是私人的,而我是* * *雲水鄉的。墻上詩,溪中草堂。想起妳,妳憧憬過去,妳沒有忍受孤帆。徐雲龍《趙在南莫憂野山》:告別三月,共度幾個秋日。馳君拂去積雪,尋壹趟野山。崖雲欲墜,空江自流。每年都頻繁來這裏,壹個人看古代。黃《野山懷古》:草長空坡,蓬萊峽斷行人。風煙不流前塵淚,蕨草雕零。有信可以追葛,總難比別人強。蟲轉後,河楓寒,葉高秋夜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