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孫思邈是誰?

孫思邈是誰?

孫思邈,漢族,唐代京兆花垣(今陜西省耀縣)人,名醫、道士。他是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理學家。他被稱為藥王,很多中國人視他為醫神。

孫思邈,北周人,生於581,卒於682年。他是孫思邈。

百歲老人。孫思邈生於北周三年(公元581),卒於唐永春元年(公元682年),享年102歲(有人活到141歲)。葬在他的家鄉,孫氏祖籍孫園村。孫思邈年輕時體弱多病,喝湯吃藥錢都花光了。他從小就才華橫溢,每天背幾千個單詞。西魏大將杜稱贊他為“聖子”。他通曉百家,有廣博的經史知識,也熟讀佛經。因為小時候的病,十八歲決定學醫,二十歲給鄰居治病。他對古典醫學研究頗深,重視民間驗方,畢生致力於醫學臨床研究,精通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針灸等。二十四項成果開創了中醫史上的先河,尤其是討論醫德,提倡婦科、兒科、穴位。他壹生致力於藥物研究。先後到峨眉山、終南山、下江洲,隱居太白山等地,行醫采藥,進行臨床試驗。他是繼張仲景之後中國第壹個全面系統地研究中醫的先驅,為祖國的中醫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孫思邈醫德高尚。在他看來,醫生應該以解除病人痛苦為唯壹職責,而別人“無欲無求”,平等對待病人,“壹切至上”,“中國人愚智,普通人也壹樣”,他身體力行,潛心救人,不貪圖名利,用壹生去實現自己的醫德思想。他是中國醫學倫理思想的奠基人,被西方稱為“醫學理論之父”,是與希波克拉底齊名的世界三大醫學倫理名人之壹,是中國古代當之無愧的著名科學家和思想家。孫思邈壹生淡泊名利,為官多次轉身離去。當周朝皇帝宣帝時,他被招聘為郭子的醫生。唐太宗想封壹個頭銜,唐高宗想給醫生提建議,但他拒絕了,並投身於醫學。孫思邈壹生致力於寫書。晚年隱居於陜西省耀縣五臺山(王耀),潛心研究,直至白頭。他壹生著述80余種,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千金要方》和《千金方毅》。兩部名著共60卷,處方6500張。錢進方耀和錢進方藝合稱《錢進方》,是對唐代以前醫學和藥學成就的系統總結,被視為我國最早的臨床醫學百科全書,對後世醫學發展影響深遠。孫思邈是中醫發展史上壹顆耀眼的明星,在中外醫學史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千百年來壹直受到人們的推崇和崇拜。唐太宗李世民稱贊孫思邈“另辟蹊徑,成為名醫”。兩翼三聖,四季協調。拯救龍虎,拯救衰落,拯救危機。傲岸正氣,百代之師。”宋徽宗被封為“妙應真人”,被後世佛陀稱為“藥王”。今天,中國各地都有祠堂紀念。孫園村,陜西省耀縣的故鄉,有王耀孫思邈的出生地,少年讀書的地方,王耀的墳墓,孫氏花園,王耀的碑園和宏偉的王耀祠堂紀念中心。每年農歷二月二日都會舉行大型的王耀孫思邈文化節紀念活動。平時,日本、臺灣省、香港以及全國各地的遊客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