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不調艾灸哪些穴位?也就是說,女性身體有幾個通道與子宮和卵巢相通,即子宮軸、卵巢、任督和頭面部;子宮軸,卵巢-肝膽經-乳腺;子宮、卵巢-脾經-胃腸軸;子宮、卵巢-肝臟-情緒軸等。月事異常的女性往往還伴有其他癥狀,伴隨癥狀多為與上述經絡相連的末梢部位的異常表現,如:有的女性來月經時頭痛或頭暈,有的女性來月經時流鼻血,有的女性來月經時口腔潰瘍,有的女性臉上長痘,有的女性來月經時乳房疼痛, 有的來月經就表現出情緒異常,有的來月經就拉肚子,有的女性來月經就失眠。 這些表現都是女性月經排出不暢造成的。如果月經排出正常,這些癥狀就會消失。中醫壹般通過艾灸關元穴、子宮穴、雪海穴、三陰交穴、氣海穴、氣囊來調節月經。對於不同程度的月經不調,采取的治療方法也是不同的。輕度月經不調患者艾灸療法:患者仰臥,取關元、子宮、血海、三陰交穴,用艾條輕輕灸。患者感到溫暖舒適,甚至有輕微的發熱和疼痛,使溫暖不斷被激發,每穴灸5-10分鐘,或每穴灸3-5強。氣虛患者加灸中脘、神闕、氣海、足三裏、白胤,俯臥灸心俞、脾俞;肝郁患者,仰臥位加灸門口、內關、地極、太沖穴,俯臥位加灸肝俞、二秀穴。艾灸方法同上。
經期艾灸哪個部位比較好?從中醫的角度解讀月經不調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女性的沖脈和飲脈失衡,最終導致氣血不足,血液循環不暢,從而造成女性月經不調的問題。沖脈和任脈是人體內兩個特別重要的經脈。沖脈主要負責人體經絡中氣血的運行,任脈則影響女性的月經和生殖健康。總之,只有脈象潮紅,脈象氣血充盈,女性才不會出現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月經不調。?艾灸主要是因為艾草中含有強大的純陽,可以通過艾灸的熱氣,由內而外慢慢滲透到人體內,從而促進體內內毒素的排出,特別是針對女性體內濕氣過重,痰濁的問題。艾灸可以治療月經不調嗎?艾灸可以很好的促進女性的氣血循環,對氣血的生化運行有很大的幫助。所以艾灸對月經不調有顯著效果,艾灸還可以幫助緩解多種身體疾病,對保健養生很有幫助。艾灸方法:宜溫和灸。分別取仰臥位和坐位,手握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在距皮膚1.5 ~ 3 cm處施灸。?艾灸時間:月經期間或月經後艾灸,每日每穴1次,每次3 ~ 15分鐘。?功效:調和氣血,滋陰補腎。?月經不調後,加灸肝俞、脾俞?肝俞穴位置:肝俞穴位於背部,第九胸椎棘突旁1.5寸(2橫指寬)。有壹個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