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以歷史悠久著稱的民族,在舊城改造的時候,根本不會在意破壞歷史的見證。試想壹下,沒有金字塔,只有紙莎草紙,我們如何理解埃及文明的水平。
如果不保留幾十年、近百年的建築,怎麽能看到五百年的建築?面對僅存的老建築,我們應該保護它,讓它繼續存在。否則,我們如何向後代講述我們的文化?
2.酒文化夜場洋酒的流行已經成為年輕人追求的壹種時尚。啤酒和雪碧、可樂壹樣,成了日常生活中解渴聊天的尤物。酒是壹種浪漫的佐餐飲品,但在年輕人的盛宴上卻很少見到我們中國傳統白酒的身影。
有些人誤以為白酒是老年人的愛好,其實不是。只要用心去吸,就能體會到白酒的美。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文明中,白酒自唐宋以來壹直是文人墨客、書畫名人的最愛,許多膾炙人口的好詩好典故都來源於白酒激起的興奮點,像李白的“直到,舉起我的杯子,我問明月,給我帶來我的影子,使我們三個。”辛棄疾的“酒後看劍,夢裏吹角。”等等,我們身處壹個文化底蘊深厚的國度,卻無法完全理解這種文化的內涵。品嘗這種連外國人都贊不絕口的酒不是浪費嗎?
3.京劇昆曲等劇種周圍的年輕人都喜歡韓歌,粉絲為某某歌手的相遇而瘋狂。這叫時尚,時尚,前衛。
然而,有著200多年歷史,經過幾代人演繹的京劇,只能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少數地區與觀眾見面。昆曲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珍貴藝術,也是稀有的。
如此精美的綜合藝術包含了中國文化表演、音樂、文學、美術、書法、技藝、歷史等元素。是世界上唯壹具有民族特色的戲劇體系。哪裏能被我們和我們的後代繼承和發展?
4.曲藝近年來音韻圈幾位巨星的隕落,讓這個曾經給中國人帶來笑料的行業蒙上了壹層陰影。雖然郭德綱和德雲社的崛起受到京津地區愛好曲藝人士的推崇,但依然不是百花齊放的景象。相聲後繼乏人,老藝術家之死引人註目。
中國的雜技在世界大賽上頻頻獲獎,但有多少國內觀眾喜歡呢?中國的魔術師也是鳳毛羚羊角。還有評書、打鼓等。這裏說的都是中國觀眾要關註,急需人才出現的藝術作品。
5.從《神農嘗百草》,到《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論》,甚至到現在,療效依然很好的同仁堂,為人們的健康做出了很多貢獻,在癌癥的輔助治療、糖尿病的治療等新領域,它仍在發揮著特殊的作用,但也面臨著。甚至近幾年也有關於廢除中醫的爭論。事實上,中醫在多年的醫療經驗中積累了很多適合中國人體質的治療方法和用藥經驗,中藥的使用仍然適合當前和未來的醫療需求
6.書法和國畫中國的文字,凝聚著人類的智慧。書法把文字演變成了具有活力的優美圖形,在藝術、養生、氣功等方面有益於人的身心健康。
但是中國有多少年輕人能寫好漢字,更不用說是學書法的,而書法專業的研究生屈指可數。而中國畫則占據了優雅的位置,在學習和繼承的人當中,能重現古人,創新發展的寥寥無幾。
這些珍貴的藝術代表了中國特色的文化,應該得到重視和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