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下來,放下魔鬼。
冥想的姿勢要正確,對身心都有好處,否則就失去了冥想的意義。打坐時,先放松身心,不要緊張,最好成對坐。這是基本的坐姿。什麽是雙人坐?就是先把左腿放在右腿上面,再把右腿移到左腿上面,也叫金剛坐,意思是穩。以前諸佛皆是金剛坐化成佛。這種坐法可以降伏妖魔,阻止異端。他們看到這種坐法,知難而退,不敢來搗亂。
當妳坐下後,眼睛看著鼻子,不要東張西望。所謂“目看鼻,鼻看口,口看心”,以此托住身心,綁住魂魄,阻止其向外運行。所謂“專壹是靈,不合是弊”,要坐直,即腰要直,頭要直,不能前傾或後仰;不要向左傾斜,不要向右傾斜,就像壹個大鐘,穩紮穩打。不要像鐘擺壹樣搖擺。只有坐成雙位,才能符合禪定的姿勢。初學禪的感覺不習慣,腿酸腰酸。不要緊,硬著頭皮忍壹會兒。時間長了,自然就沒有這種現象了。所謂“久坐有禪”,自然得禪味。
坐著不動很容易安定下來。
雙蹲的姿勢是把左腿放在右腿上,然後把右腿移到左腿上,因為左腿屬陽,右腿屬陰。冥想時,左腿上為陽,右腿下為陰。好像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器(陰魚陽魚),也是這個道理。為了方便,左腿在底部,右腿在頂部。沒有固定的方法,只是根據個人習慣決定。妳不必堅持這個姿勢。
教左腿壓右腿只是壹種方式。這不是壹個硬性規定。必須這樣。總之,坐地起價就是教妳輕松安頓下來。能坐下就坐下,不管坐不坐。禪定境界無妄想,心無雜念。如果妳能生活,能坐,能躺,能思考,壹塵不染,那妳就是在努力學習,不壹定是坐在那裏。
腳不疼才是官方的禪定。
學會靜坐。剛開始,如果腳硬,疼得厲害,可以輕松坐著;方便坐下後,再學習列表;單踢之後,腳就沒那麽痛了,可以學雙踢;當妳能坐得住,腳也不疼的時候,就是冥想正式開始了。本來打坐也沒什麽好故意找事情做的。比如和尚吃飽了肚子,睡足了覺,穿暖了衣服,沒別的事做的時候,就打坐,“玩世”。
段冉不偏不倚地坐著。
打坐的基本姿勢,身體要挺直,坐姿端正、不偏不倚、不向後為宜;但不要人為,要自然,舌尖在上腭,有唾液就咽下去,唾液入胃可以調和氣血。
用嗎哪水治百病
打坐的時候舌尖碰到上顎,有時候唾液很多,可以咽下去。這叫“甘露水”。為什麽?因為坐禪坐久了,口水都是甜的。雖然沒有糖或者蜂蜜那麽濃,但是是淡淡的甜味。人們經常喝這種甘露,不吃不喝也不餓。就算妳不知道怎麽做,不知道怎麽活,不知道怎麽坐,不知道怎麽躺,功夫也成了壹個,永遠在中間。所謂“娜迦總在中間,無論有沒有時機”。
甘露水可以治百病,強身健體,開啟妳的智慧,但妳必須壹直努力學習,永不停息。為什麽和尚不多說話?因為妳要好好學習,無論是劈柴挑水,迎送客人,進進出出,都是在好好學習。功夫嫻熟,密不透風。他不願意就好好學習,不願意參加《誰在念佛》他也會參加。說到風不能吹,雨不能透,功夫在片段,風雨進不來。
當然,這種功夫不是壹朝壹夕就能練成的,要時刻放在心上。嗎哪水也叫“家水”;這三個字合起來讀作“藥”,是延年益壽的藥,是解脫生死的藥,是解脫業障之輪中六大司的藥。每個人都有這種藥,但每個人都拒絕服用。大家都只是追著終點,跑來跑去的尋找。
這種藥自成體系,人們可以經常使用,而且唾液很甜,甚至比蜂蜜還甜。當這種“藥”生效時,體內就會發生變化。人不知道是不是沒有得到修行的好處;如果妳得到了,妳就永遠不會放下努力,永遠不會停止。但壹定要持之以恒,堅持下去;又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壹天暴曬,十天嚴寒,今天荷花,明天牡丹。妳要堅持不懈,壹直努力,才能上路。如果突然進退,就會白白浪費時間。要人工的話,應該是自然的,舌尖在上顎,有唾液的時候咽下去,胃裏的唾液可以調和氣血。
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嘴和心。
打坐時坐直,不要後仰,不要前傾,也不要低頭。保持頭部挺直,看著妳的鼻子,看看它是否在往下沖。仔細看看。鼻子看嘴,那麽鼻子上有眼睛嗎?它看著嘴,慢慢的就會生出眼睛。妳告訴它看得越多,鼻子就會看到嘴。
妳這樣看著妳的嘴,妳會問妳的心,妳自己也會問妳的心。妳的心是壹顆骯臟的心嗎?是白色的心嗎?是黃心嗎?是紅心嗎?妳的心有綠色、黃色、紅色、白色和黑色。是什麽樣的心?問吧。如果妳是黑心的,那麽黑色會把它變成白色。妳看妳的黑心會壹天天變色,變白,變亮變隱,與法界合壹。這個時候,有壹點辦法。
呼吸氣體,不要用嘴,鼻子可以通氣。有些人鼻塞,所以很難通過它呼吸。所以如果能用鼻子呼吸,就要停在肚臍後面,而不是下面。那個地方是空的,什麽也沒有,但沒有什麽是這個。妳的呼吸氣體應該停在這個地方。
大多數人都有壹句話叫喘不過氣來。妳能呼吸嗎?這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如果能把呼吸連起來,外呼吸就是內呼吸,內呼吸就是外呼吸。所以得道的人,外面的呼吸停止了,呼吸停止了,裏面的呼吸就會動起來。妳鼻孔裏沒有呼吸,這個嘴裏也沒有呼吸,但是他會呼吸到全身毛孔。妳看,他就像壹個死人,但他死而不亡。他現在死了,但他沒有死,所以不需要外面的呼吸,裏面的呼吸是活的。
這個時候,妳眼裏什麽都沒有,內心什麽都沒有。妳不知道妳聽到了什麽,妳也不知道妳的心是什麽。從裏面看妳沒有心,從遠處看也沒有形和形。但是這個時候,不要以為自己很偉大。這仍然是壹種便利,但這只是壹種平靜的狀態。不要認為我是什麽東西。
暖,頂,忍,天下第壹。
冥想時,舌尖接觸上顎。這裏是任脈和督脈的交匯處。任督二脈相通,氣血也就相通了。這個時候,我覺得很舒服。妳嘴裏有唾液。吞進肚子裏。壹直這樣吞下去,就像用甘露滋潤菩提苗壹樣。給他水,坐下來會有壹股暖流。天氣會很熱。這個階段開始出現壹個功能:第壹階段是熱,從胃開始,到全身,到全身再回來。這就是所謂的熱階段。
熱完了,過了相當壹段時間,也就是在這個化工廠去試驗,試驗的差不多了,然後到頂。頂位置,感覺頭上好像有東西,但好像沒有。說有就看不見,摸不著。只是頭上有這種感覺,總覺得它有壹種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就是所謂的頂級位置。頂了位置之後,感覺很受不了。這種感覺忍不住忍了。這叫忍。頂級階段曾經是忍的階段。忍著不容易,頭上難受,好像有什麽東西要在頭上鉆個洞。這個時候,我又忍了。久而久之,洞就鉆透了,跑了出去,過了我的頭,出了洞,就像鳥籠裏的鳥出去了壹樣,我開心極了。這是天下第壹忍,所以叫天下第壹,天下第壹君子,天下第壹英雄,無人能比,所以叫天下第壹。這個時候做世界第壹,然後每天小心翼翼的練習。
降服客人五欲沈底
冥想意味著禁欲,這是修行的第壹步。清心靜客塵。就像壹碗渾濁的水,如果妳總是搖晃它,水總是渾濁的,看不清楚。如果把混好的水放在器皿裏,靜止不動,灰塵就會沈底,這是降服客塵煩惱的最初努力。我們的身體可以坐得住片刻,勝過在橫沙建七塔。因為在這種禪定的瞬間,可以降服客塵,使五欲之塵沈入水底,正所謂“心明月明,天無雲。”
行、住、坐、臥都在禪定中。
打坐不是壹件很好玩的事情,會吃很多苦。從淩晨兩點坐香到晚上十二點睡覺,只有壹個小時的休息時間。禪定期間,要忘身、忘心、忘世,忘壹切,即無“我”,即壹切皆空,到了真空的境界,就妙了。
大家註意了!在練習的時間裏,不要隨便說話,不要隨便做白日夢,更不要偷懶,偷安。妳應該珍惜每壹分鐘。所謂“壹寸光陰,壹寸生命之光。”因此,妳也可以通過走、住、坐、臥來參與冥想。禪修的住、坐、臥,都要認真學習,越鉆越透,越學越明。
專心,堅持,不屈。
我們在參與冥想的時候不應該害怕腰酸腿痛,而應該表現出有毅力參與冥想的意願。堅定不移,堅貞不屈,壹直努力。古僧大德還坐了幾十年,可見修行不是那麽簡單容易的。他認為今天是牡丹,明天是蓮花,坐壹天就能開悟,所以大家要表現出耐心,參與禪修。如何做到專壹?比如女生追男生,或者男生追女生,都要那麽用心。有了這個真誠堅定的心,我們沒有理由不能在自己的地方打坐。
坐如時鐘,行如風。
禪修可以定,這種禪修的方法就是無為。打坐表面上看是無為,但壹個人參與打坐,壹個人就幫到了法界的大義。如果每個人都打坐,世界上就不會有戰爭了。
雖然說“久坐則禪定”,但真正的禪定不僅是坐時的禪定,更是站著的禪定。走路睡覺的時候也可以打坐,所以走、住、坐、躺也是打坐。努力的人不多管閑事,總是很照顧他們的談話,說“誰在念佛?”當妳山窮水盡時,妳可以有尊嚴地行走、生活、坐下和躺下。
“坐如鐘”:坐得穩,不要像鐘擺壹樣搖擺。坐直,看著自己的鼻、鼻、口、心,舌尖放在上顎,如果有唾液就咽下去。
“走起路來像風”:跑香的時候像壹陣風,風吹向天,吹向地,吹向人。因為認真學習的時候沒有人,天上看不到天,地上看不到地,中間也沒有人。緩步而行時,猶如徐來微風,水波靜謐。
“立如松”:站立時,要像壹棵大松樹壹樣站得筆直。
“臥如弓”:睡覺時,下巴放在臀部,以吉祥的姿勢右側躺下。
永嘉大師說:“走路的時候打坐,安靜的時候身體是安全的。遇到刀總是爽快,閑了毒也是閑著。”達摩祖師被外人毒害六次。他知道那是毒藥,就吞下去了。可見他毫無自尊,視生死如遊手好閑。人用功,驚天動地鬼神哭,魔鬼也驚;當人們努力學習的時候,魔鬼卻無法施展他的技能,於是他震驚了。如果能21小時腳踏實地,分秒必爭,那就驚天動地了。我們修行無為之法,從有所為之法開始,不怕跑坐香的辛苦。跑香有為,坐香無為,所以說“無為有為,無為;做某事意味著什麽都不做。有所作為就是無所作為,無所作為就是有所作為。”
功夫越來越差,麻煩越來越多。
打坐就像馴馬師和馴猴師,不容易;雖然不容易,但是很難坐下來。在這個世界上,妳想做的每壹件事都不容易,都很費力,打坐也壹樣,都需要付出壹些努力。如果妳能控制住狂野和壹廂情願中的壹個,妳的功夫就會增加,妳的煩惱就會減少。
禪定如抽絲。
我們在打坐,我們在繅絲。我們就像蠶繭,被七情六欲(怒、哀、懼、愛、惡欲)束縛。這七情雖然不能壹下子斷了,但是壹定要壹點壹點的緩解。
喜:不要喜出望外。笑到發瘋。
憤怒:不要發脾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和“柴火會燒千日”。當妳冥想時,妳平靜而安詳地坐著。壹旦發脾氣,就會生病,全身關節酸痛,因為火已經把菩提樹燒光了。
悲傷:不能太悲傷。
恐懼:心裏有恐懼,就不可能是對的。
愛情:看到美就想去愛,看到別人有好的東西就想據為己有。這都是貪婪。
惡:惡正好是愛的對立面,愛到了極致就惡心。欲望:這包括所有的欲望,與道不對應。
這七情要壹點壹點的緩解,所以要經常擦幹凈。七情緩解到極致,就沒了。這時候他們往往都在打坐當中,都在打坐,都在努力學習。這時候我才知道自己的本來面目,知道自己的鼻孔是向上的還是向下的。
聖藻橫沙七塔
“人若片刻靜坐,勝於恒沙建七塔”,片刻包含無限劫。無限劫從不離開現在和以前的思想;現在以前的想法並沒有超越無限的災難。我可以靜坐片刻,那時沒有人,沒有我,沒有眾生,沒有長壽,沒有妄想,沒有思想,沒有命運。
這個時候,收縮壹個無限劫的思想,把它當成無限劫。如果妳能靜坐片刻,或者半小時,或者三五小時,甚至七天七夜,妳依然靜坐。這時候真的是內無身心,外無世界。這種功德比妳在恒河修的七寶佛塔還要大。
為什麽?因為建塔的功德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最終還是要毀的。如果妳能做到無身無心無世界,那麽妳自己的般若智慧現在就在。這種智慧是看不見的,聽不見的,無味的,但是菩提覺知是存在的。
如果我們能在壹瞬間,在極短的時間內,無我、無我、無眾生、無壽,就對應了最初的佛性。佛性反映了各種法的實相,有不滅、不凈、不凈,不增不減。正因為被無明遮蔽,本來的陽光(智慧)不在,又被烏雲遮蔽,所以不清不楚,所以是非,是非,認賊作童,顛倒妄想,所以是生死,拔不出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