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立夏,夏季的第壹個節氣,意味著溫暖的春天結束了,炎熱的夏天即將開始。“盛夏的月亮,這叫美秀,滿天地,萬物華而不實。”漫長的夏季過後,天氣逐漸轉熱,植物也進入了茂盛期。這個時候應該怎麽養生?溫度升高時要冷靜。
中醫認為“心主神明”,也就是說,人的精神活動受心的支配。夏天氣溫升高,人容易煩躁,容易發脾氣。有的人平時溫文爾雅,壹到夏天就變得急躁,經常為小事發脾氣。
專家點評:這是因為高溫加重了人的緊張情緒,是心火過盛所致。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的心理、情緒和身體可以相互聯系,並受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的影響。所以這個時候不僅情緒波動,身體的免疫功能也比較低。如果日常生活飲食有問題,就會發生各種疾病,影響健康。尤其是老年人,因憤怒而引起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高血壓等並不少見,甚至發生猝死。所以,在長夏的季節,要做好心理健康,要安靜,要經常笑,要自我調節,平和地控制憤怒。長夏在心理健康方面應該多做壹些安靜的事情,比如繪畫、書法、聽音樂、下棋、種花、釣魚等。,這些都能調節精神,保持好心情。早起晚睡午休。
漫長的夏天過後,白天很長,夜晚很短。根據節氣的變化,與冬春相比,人們可以晚睡早起,以適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但是要加午休。
專家點評:漫長的夏季,人們黎明即起,夜晚卻睡得很晚,容易造成睡眠不足。人們常說“春困,秋困,夏打盹”。為了防止睡眠不足導致的“夏季午睡”,需要增加午休時間,尤其是老年人,具有假睡的特點,更需要“午休”。況且經過漫長的夏季,從1到中午3點是壹天中最高的溫度。人容易出汗,稍微活動壹下就會因為出汗而消耗更多的體力,使人極度疲勞。因為出汗散熱,大量血液集中在體表,大腦供血相對減少。午飯後,消化道供血增加,大腦供血就更少了。所以到了中午,人總是情緒低落,昏昏欲睡,再加上熬夜導致的睡眠不足。所以要逐漸增加午休時間來消除疲勞,保持精力,讓大腦和全身各系統都得到休息。對於中午不能“午休”的中青年人,可以聽聽音樂或者閉目養神,最好不要加班,防止“夏睡”。午睡時間要因人而異,壹般半小時到1小時,時間久了會讓人無精打采。睡覺不要貪涼,避免睡風口,防止受涼感冒生病。低脂飲食應該清淡
漫長的夏季過後,天氣逐漸轉熱,飲食宜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少吃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食物,如水煮魚。
專家點評:中醫認為,漫長的夏季過後,陽氣升起,天氣逐漸轉暖。如果人在這個時候多吃油膩食物或者容易上火,就會引起身體內外發熱,產生痤瘡、口腔潰瘍、便秘等疾病。長夏之後,飲食的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的關鍵是“養心”。養心可以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雞肉、瘦肉等。,既能補充營養,又能達到強心的作用。平時多吃蔬菜、水果、粗糧,可以增加纖維素、維生素C、維生素B的供給,可以預防動脈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