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旅遊景點—
市區內的旅遊景點以文化景點為主,主要景點有:明故宮遺址、太平天國王宓、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公署舊址、鼓樓、大中閣、朝天宮等。
天王府
原為朱元璋所建的漢宮,清朝將其改為兩江總督署衙門。1853年3月,太平軍定都南京,5月,在原兩江總督署基礎上建天王府。1864年7月,項部攻陷天京,放火燒中華殿,中樓五間八格“金龍殿”和西園石舟得以保存。
朝天寺
是江南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占地3萬多平方米。它建在山上,現在是南京博物館。天宮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紀。鄴城是南京最早的城市之壹,建在天宮所在地鄴山上。從那以後,這裏建起了著名的建築和美麗的結構,成為名人登船的地方。
鼓樓
建於明洪武十五年(1382)。到了清朝,康熙皇帝南巡訪問了四個地方。次年,當地官員在鼓樓基座上建碑,改稱“碑樓”,故稱“明鼓清碑”。
棲霞山景區
棲霞山位於南京東北22公裏處,又名佘山。南朝時,山上建有“棲霞精舍”,故名。山中有三座山峰,主峰三毛峰海拔286米,在卓立外,又名鳳翔峰;東北的壹座山,形似臥龍,叫龍山;西北壹山,狀如猛虎,名虎山。
棲霞山聞名江南,不僅因為這裏有棲霞寺、南朝石刻千佛巖、隋代著名佛塔,還因為這裏林深、泉清、景色驚險,被譽為“金陵第壹明秀山”。深秋的棲霞,紅葉如火,層林盡染。南京人喜歡探親,有“春牛首,秋棲霞”的民俗。
棲霞寺位於棲霞山西麓。南齊永明元年(483年),隱士命名少舍樓為寺,稱“棲霞精舍”,後成為江南佛教三大流派的發源地。棲霞寺是南京最大的佛教寺廟,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毗盧殿、藏經樓、鑒真紀念館等。
雨花臺景區
雨花臺風景區位於中華門外約壹公裏處,是著名的旅遊景點。
江南二泉位於雨花臺東港,原永寧寺內,因寺名永寧泉。南宋陸遊曾遊雨花臺永寧寺,見寺內有泉,色味俱佳。他稱贊它,並把它命名為“二泉”。泉水從幾米高的假山汩汩流出,匯聚成壹潭。池裏的泉水清澈見底,甘甜可口。
甘露井與第壹二泉相對。據介紹,這口井是南京最古老的井之壹,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井水清澈,久旱不枯竭,味道甘甜。
明陵景區
明十三陵風景秀麗,景點眾多,位於其南面的梅花觀賞勝地梅花山。花開時,清香浮動,遊人如織。東側的夏紫湖、正氣閣、丁琳山莊,森林幽深,山谷幽深;西南中山植物園裏,嘉惠留香;東南部的海底世界令人難忘。
明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馬皇後的陵墓。它位於紫金山南麓的龍符山腳下,東臨中山陵,南臨梅花山。明陵是南京最大的帝王陵墓,長22.5公裏。其總體布局分為兩部分:壹是引導建築的神道;第二個是陵墓的主體建築。孝陵地面大部分木質建築在1853年清軍與太平軍的戰爭中被毀,現僅存下馬坊、禁碑、內洪門、碑亭中墻、石像、方城明樓下部等磚石建築。
梅花山位於明陵的南面,是東吳皇帝孫權的葬身之地,也被稱為孫淩鋼。梅花山植有猩猩紅、骨紅、閃耀水、宮粉、玉蝶等壹萬多株珍貴梅花。是南京人賞梅的壹個景點。山上有觀梅軒、艾博亭等景點。
秦淮風光帶
秦淮風光帶位於南京南部。內秦淮河從東水關到西水關蜿蜒十裏,河屋水閣就在河邊。“東園”(白鷺洲公園)與“西園”(瞻園)隔河相望,文廟依河而建。名勝古跡沿秦淮河綿延十裏,河兩岸的飯店、茶館、商店比鄰而居。被稱為“十裏珠簾”。
秦淮河風景帶1990入選全國40大旅遊景區。
長江風景帶
主要景點有燕子磯、燕山十二洞、獅子山、幕府山、靜海寺遺址等。南京長江大橋是中外遊客的必遊之地。
南京長江大橋,建於1968,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長江上第壹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公路橋長4589米,寬19.5米,鐵路橋蜿蜒長達6772米,為中國之最。主橋欄桿上鑲嵌著200塊浮雕,主橋兩端建有4個70米高的橋頭。南北兩岸公路引橋由具有民族特色的雙曲拱橋組成,人行道上設置150對玉蘭花燈,潔白典雅。每當夜幕降臨,燈火通明,綿延十余裏。“懷疑銀河墜落九天了。”
燕子磯突兀於江上,三面垂掛,像壹只燕子俯瞰江面,故名。燕子磯壹直瀕臨大江,地勢險要。它是重要的長江渡口和軍事要塞。被世人譽為長江第壹巖。
玄武湖景區
玄武湖三面環山,壹面向城。鐘山位於熊誌湖的東部,古城靠近西南。富貴,翻船,雞籠山在南方上市。秀峰塔倒映全城。朝陽、幕府山橫貫湖北,山城環繞,沿湖名勝眾多。
玄武湖古稱桑伯湖、秣陵湖、後湖、昆明湖。相傳南朝劉宋時期,有壹條黑龍出現,故稱玄武湖。北宋王安石實行新法,棄湖為田。從此玄武湖消失了。明朝朱元璋修築高墻,玄武湖疏浚修復成為天然護城河。現在玄武湖公園占地476公頃,其中70%以上是水,周桓、瀛洲、涼州、崔州、靈州五個綠島鑲嵌在水中。
中山陵景區
中山陵正面面臨廣闊的平原,背面巍然挺立,氣象雄偉。這是中國現代偉大的政治家孫中山先生的墓。中山陵坐北朝南,其中紀念堂為三牌坊的宮殿式建築,門楣上刻有“民族、民權、民生”的橫幅。紀念館內擺放著孫中山先生的大理石雕像,墻上鐫刻著孫中山先生親筆書寫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綱要》全文。
中山陵於1926年春開工,1929年夏竣工。占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牌坊、墓道、墓門、碑亭、紀念館、墓室。從空中往下看,中山陵看起來像壹個躺在綠色地毯上的“自由鐘”。山腳下的中山先生銅像是鐘的塔尖,半月形的正方形是鐘頂的弧形,墓頂的墓頂像壹個鐘擺錘。這組建築在造型的組合、色彩的運用、材料的表達、細節的處理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色彩和諧,從而增強了莊嚴的氣氛。
金牛湖景區↓
金牛湖旅遊風景區,江蘇經典民歌《茉莉花開》的發源地,位於南京市六合區東北部,東臨揚州,北接安徽省天長市。
金牛湖景區,壹期規劃總面積23.5平方公裏,目前是國家AAA級旅遊區、國家水利風景區、省級森林公園、國家無公害水產品養殖繁育基地、國家地質公園之壹,南京十大風景名勝區、金陵新55景之壹。
金牛湖,原名金牛山水庫,始建於1958,次年全面建成。水面2.5萬畝,湖容9600萬立方米,是南京最大的人工湖,堪稱“江北第壹景”。湖因山而名,山因水而色。金牛湖是壹個湖面如鏡,湖岸蜿蜒,綠樹成蔭的大湖。優質的生態環境使得這個湖的清水始終保持國家二類地表水標準,可以直接飲用。除了青魚、鱅魚等家養魚類,還有野生銀魚、銀魚、鱖魚、螃蟹等多種特色水產品。
南京總統府
總統府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了。明初是貴德的侯府,漢朝的王宓。清朝是江寧織造部,江南總督部,兩江總督部。清朝康熙、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將其作為“行宮”。1853年3月,太平軍占領南京,定都天京,洪秀全在此修建了規模宏大的太平天國宮殿(天王府)。清軍入侵南京後,燒毀宮殿建築,於同治九年(1870)重建兩江總督署。林則徐、曾國藩、李鴻章、劉坤壹、沈葆楨、左、張之洞、段方等都擔任過兩江總督。
1911辛亥革命爆發後的6月,1912,65438+10月,1,孫中山在這裏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國歷史上第壹個* *國家政權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