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適合處於大怒、大悲、大喜、精神緊張或身體疲勞的人。
2.說腳上有傷、有水泡、有疥瘡,或者有炎癥、化膿、潰瘍、水腫、靜脈曲張嚴重的人不適合修腳。
3.對於孕期和月經期的女性,不允許修腳,因為中藥足浴可能會刺激女性的性腺反射區,從而影響女性和胎兒的健康。
5.患有各種嚴重出血性疾病的人,如咯血、嘔血、便血、腦出血、胃出血、子宮出血等內臟出血,在足底按摩時可能會引起局部組織出血,因此不適合泡腳。
6.飯前泡腳可能會抑制胃液的分泌,不利於消化。飯前飯後1小時內泡腳的人。由於足部血管擴張,足浴時血容量增加,胃腸和內臟血液減少,影響胃腸消化功能。飯後立即足浴會使胃腸道血容量減少,影響消化。
足部按摩可防治感冒、過敏性哮喘、神經衰弱、高血壓、糖尿病、胃腸疾病、更年期綜合征、類風濕性關節炎、靜脈炎、脈管炎、坐骨神經痛、耳鳴、眼疾等疾病。尤其適用於患有動脈硬化、高血脂、血管病、外周循環障礙、外周神經不敏感、抵抗力下降等的中老年人。
擴展數據
足療保健的原則:
1.足療時要註意溫度適中(40-45℃為最佳),既可防止皮膚被水溫灼傷,尤其是昏迷、生活不能自理者,又可使冷水收縮血管,有益健康。最好是讓水溫根據腳的情況逐漸升溫。
2.泡腳時間以30-40分鐘為宜,泡腳時間要保持水溫。特別是在足浴治療中,只有保持壹定的溫度,保證規定的足浴時間,才能使藥物的療效最大化,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3.在進行藥物足浴時,如果對足部進行適當的物理刺激,如按摩、揉腳或搓腳,有條件的人還可以使用具有加熱和按摩功能的足浴盆進行足浴,效果更好。
4.足療時,有些藥物外用會起泡,或者局部皮膚發紅發癢。部分患者體質特殊,服藥後可能出現過敏反應。出現這些癥狀後,應停止用藥。
5.足療用的外用藥劑量較大,部分藥物還有毒性,壹般不適合進口。同時,足部藥物治療後,要將患處洗凈,擦幹。
6.有傳染性皮膚病的人,如足癬,要註意自身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壹家庭的成員應使用各自的浴缸,以防止交叉感染或傳播傳染病。
人民健康網-泡腳有什麽好處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