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簽:黃芪藥用成分雜談分類:認識黃芪
黃芪健康博客
膜莢黃芪
別名北芪、建芪、綿芪、寇琦、黑皮、白皮、巖黃芪、獨芪。
藥用歷史黃芪的藥用歷史已有兩千多年,始於漢墓馬王堆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明代《本草綱目》記載“氣長黃芪黃,故名……”。《本草顏回》載“黃芪,補肺健脾,止汗斂汗,祛風解毒之藥……”。《本草遇見原》記載“黃芪能補五臟之虛,治脈弦自汗,瀉陰火,去肺熱。無汗則起,有汗則止。”
本題來源於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黃芪的幹燥根,藥用部分。
性味甘甜,微溫;脾肺經。
功效分類:益氣升陽,固表止汗,托毒生肌,利水消腫。
功效:具有益氣補虛、健脾胃的功效,適用於脾氣虛弱、精神萎靡、便溏少食者。現代研究表明,黃芪含有多種抗菌成分,能增強免疫功能,預防感染性疾病。此外,還能增強細胞的新陳代謝,具有抗疲勞、抗衰老、抗輻射、保肝的作用。目前,喜生開始關註和研究黃芪化療的副作用。
黃芪含有多種有效化學成分,主要有以下幾種:
①黃芪甲苷
據文獻查閱,黃芪甲苷的平均含量約為65438±0.955mg/g/g,研究表明,黃芪中含有大量的皂苷和三萜類成分,約50種,其中大部分屬於四環三萜類,包括大豆皂苷和黃芪甲苷,即黃芪甲苷。
②黃芪多糖
黃芪多糖主要包括黃芪多糖ⅰ和ⅱ,葡聚糖AG-1和AG-2,雜多糖AH-1和AH-2。黃芪多糖的藥理作用主要表現在增強機體免疫力、調節血糖、心血管系統和抗衰老等方面。其主要免疫菜單如下:對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的影響;對自然殺傷細胞(NK)的作用及其抗腫瘤作用;對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的影響。
③黃酮類化合物
黃芪中含有的黃酮類化合物主要是黃酮類、異黃酮類和二氫黃酮類。
④氨基酸
遊離氨基酸含量。黃芪中總氨基酸含量為8.0458%,其中人體必須從黃芪根中測定的21種氨基酸為3.199%,占總氨基酸的40%。
⑤生物堿
膽堿和甜菜堿可以從黃芪中分離出來。
⑥有機酸
黃芪的有機酸主要有香草酸、阿魏酸、異阿魏酸、對羥基苯乙酸、咖啡酸、綠原酸和棕櫚酸。
⑦微量元素
黃芪含有20多種微量元素,其中鐵、錳、鋅、鋁含量較高,還有硒、鈧、鉻、鈷、銅、銫、鑭、銣。
⑧其他
黃芪還含有胡蘿蔔素、葉酸、β-谷甾醇、亞油酸、亞麻酸、咖啡酸、核黃素、苦苷、香豆素、煙酸、維生素P、澱粉等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