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磨豆腐什麽?

磨豆腐什麽?

磨豆腐是壹項古老的傳統手工藝技藝。臘月二十五,有磨豆腐的民俗。

制作豆腐的全過程俗稱磨豆腐,潮人稱之為“弄豆腐幹”。其實不僅僅是“得到豆腐幹”,還要經過幾道工序才成為豆腐。傳統的制作工藝是:先將黃豆粉碎脫殼,分批倒入土堆中,碾壓成脫殼片狀;二、浸泡,讓去皮洗凈的黃豆片在清水中浸泡四五個小時。

擴展數據:

豆腐是最常見的豆制品,也叫水豆腐。相傳是漢代淮南王劉安發明的。主要生產工藝是制漿,即將大豆制成豆漿;第二種是凝固,就是豆漿凝固成含有大量水分的凝膠,也就是豆腐,e 799 be 5 baa 6 e 79 e 98193 e4b 893 e5b 1333663031334。

豆腐是我國素菜的主要原料。在我們祖先的記憶中,它最初是難吃的。經過不斷的改造,逐漸受到人們的歡迎,被譽為“植物肉”。豆腐壹年四季都可以生產,不分季節,所以在蔬菜生產淡季,可以調整菜品的品種。

豆腐分為南北豆腐,主要區別在於豆腐的材料不同。南豆腐是石膏做的,凝固後的豆腐花因為含水量高,所以很嫩,含水量在90%左右。北豆腐通常是用鹵水或酸醬制成的。凝固後的豆腐花含水量少,質地比南豆腐老,含水量在85%左右。然而,由於含水量較少,豆腐的味道更濃,質地更堅韌,更容易烹飪。豆腐是中國的傳統食品,美味又健康。

壹般來說,豆腐是用大豆、黑豆、花生豆等蛋白質含量高的豆類制作的。還有其他豆腐制品如綠豆豆腐、橡皮豆腐等。

參考資料:

豆腐(美食)_百度百科

全部展開

磨豆腐是壹項古老的傳統手工藝技藝。制作豆腐的全過程俗稱磨豆腐,潮人則稱之為“弄豆腐幹”。臘月二十五,有磨豆腐的民俗(“臘月二十五,磨豆腐”)。

很久以前制作豆腐的方法都是靠人力(手磨)來完成,磨豆漿、濾豆腐渣、壓水等等都很費力。現代科學技術使豆腐的流水線生產成為可能。各種電動磨漿機、劃槳機、烘幹機,讓豆腐從泡黃豆到成品,日產量比過去提高了4倍多。

豆腐制作在現代已經不是單純靠人力就能完成的了。現代科技加工的豆腐具有外形美觀、營養價值高、產品種類豐富的特點。

兩千多年來,隨著中外文化交流,豆腐不僅走遍了全國,還走向了世界。它和中國的茶、瓷器、絲綢壹樣聞名世界。現在在西亞產品市場、農產品市場、保健食品店、大型超市都能買到豆腐。在中國的超市裏,妳可以找到四五種不同硬度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