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有廣義和狹義兩種:狹義的生命教育是指對生命本身的關註,包括個體和他人的生命,進而擴展到壹切自然生命。廣義的生命教育是壹種全人教育,它不僅包括對生命的關懷,還包括生存能力的培養和生命價值的提升。?
生命,尤其是人的生命,應該由三個因素構成,即形式、心理(精神)和社會性。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的生命具有多重屬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社會屬性是人最重要最根本的屬性,是決定人為什麽是人的最根本的東西。
生命的自然活動主要包括代謝、生長、發育、遺傳、變異、誘導、運動等。人生的社會活動主要包括:感知社會、角色扮演、人際交往、學習擇業、社會競爭等。人類的生命可以分為幾種形式。
首先是生物生命。也就是說,人首先是作為壹種自然的生理物理生命而存在的,這是與自然界中的廣大生物相同的基本屬性。其次,人的精神生活。人之所以為人,在於其高於動物的意識活動和超越生物生命的精神世界。人不僅要思考如何生存,更要思考如何活得更好。
生命教育
人的整個生命過程是由重復的生命活動組成的。生命活動的質量決定了人類生命全過程的質量;關註每壹項生命活動的質量,就是關註生命全過程的質量。
從最根本的意義上說,生命教育是壹種全人教育,它涵蓋了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以及這壹過程中所涉及的各個方面,關系到人的生存和生命,關系到人的成長和發展,關系到人的本質和價值。
生命教育的核心目標是通過生命管理使每個人成為“我自己”,最終實現“我為我”的生命價值,即展示生命中所有的愛和亮點,為社會和世界煥發出自己獨特的美和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