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吃什麽養生?
玉竹絲瓜肉片湯
材料:瘦豬肉50g,絲瓜1(重約50g),玉竹12g,枸杞15g。
做法:將豬肉洗凈,切片,上漿備用。將玉竹、枸杞放入碗中,加少許水,籠蒸至軟身;將絲瓜去皮切片。燒熱炒鍋,加入少量植物油。炒鍋熱至四成左右時,將肉片煸炒,變色,鍋內留底油,先將絲瓜煸炒,加入清湯和少許鹽,將玉竹、枸杞放入鍋中,煮5分鐘,將肉片放入鍋中,煮4分鐘,加入味精調味,然後放入碗中佐餐。
功效:健脾補腎,通絡養乳。用豬肉健脾和胃,補腎養陰,養顏美容;絲瓜,含皂甙,能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滋養豐乳;玉竹,滋陰養胃,調理沖任;枸杞,養血補肝腎。
蔬菜炒豆皮
材料:豆皮兩片,植物油,鹽,蔥,味精。
做法:豆皮切絲,蔥洗凈切絲。將油鍋加熱至六成熱,將洋蔥絲放入鍋中,煮出香味。將豆皮絲放入鍋中翻炒,然後加鹽,翻炒幾分鐘,再加入味精,撒上香油,炒勻。
功效:補虛止汗。適用於多汗、自汗、盜汗。
荷葉冬瓜燉老鴨湯。
材料:用鮮荷葉壹片,鮮老冬瓜1斤至1.5斤,老鴨公肉1.5斤。
做法:將以上三種食物洗凈,放入陶罐中,加適量水煲湯,加鹽調味,喝湯吃冬瓜鴨。
功效:鮮荷葉煲湯可清暑利濕,冬瓜可清暑,老公鴨可滋陰補血,益胃生津。三者合用,既能清熱解暑、祛濕,又能益胃生津。
牛奶白菜
材料:白菜心750克、水發香菇25克、凈冬筍25克、生雞胸肉30克、蝦仁50克、鮮奶150克、雞湯750克、精鹽3克、味精2克、料酒10克、水澱粉10克、植物油適量。
練習:
1.在大白菜根部,縱橫切4刀,成5厘米深的“井”字形,用粗線將大白菜上端紮緊;香菇、竹筍、雞胸肉收拾幹凈,切成5厘米長的片。
2.將炒鍋置火上,加入植物油,燒至四成熱,放入白菜至半熟,用漏勺瀝幹油。
3.取1大砂鍋,底部放竹簽,放白菜心,倒入雞湯,加入精鹽、味精、料酒,燒開後小火煨,撈出白菜心,去掉粗線,橫放盤中。
4.炒鍋置火上,加入色拉油,燒至五成熱,放入冬筍片、冬菇片、蝦仁、雞胸肉片,抹平瀝幹。
5.將砂鍋中的原湯放入炒鍋中燒開,放入蝦仁、冬筍、冬菇、雞胸肉,加入精鹽、牛奶,煮3分鐘,用水澱粉勾芡,倒入少許熟油,倒入盛有大白菜的盤中,拌勻。
功效:降脂健身,美容益智。這道菜色彩鮮艷,滑嫩可口,蛋白質豐富,肥而不膩。
蜂蜜蓮藕
配料:鮮蓮藕、蜂蜜
做法:新鮮蓮藕用小火煨熟,切片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
功效:蓮藕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鈣、磷、鐵、維生素和膳食纖維,具有清熱、養血、除煩的作用。還具有安神助眠的功效,可治療血虛失眠。
油炸綠豆芽
材料:新鮮綠豆芽500克,胡椒粉少許,植物油,白醋,鹽,味精。
做法:豆芽洗凈瀝幹水分,油鍋燒熱,將花椒放入鍋中,煮出香味。將豆芽翻炒幾下,倒入白醋繼續翻炒幾分鐘。出鍋時加鹽和味精,即可食用。
功效:清熱解毒,治療瘡瘍。
蠶豆燉牛肉
材料:鮮蠶豆或水浸蠶豆120g,瘦牛肉250g,鹽少許,味精和香油適量。
做法:將牛肉切成小塊,先放入水鍋中煨,取出水,砂鍋放入適量的水,水溫低時,將牛肉放入鍋中,燉至六成熟,將蠶豆放入鍋中,用鹽煨至肉和豆熟,加入味精和香油,出鍋。
功效:健脾利濕,補虛強身。
盛迪鴨蛋鍋
材料:鴨蛋兩個,生地黃40克。
做法:將鴨蛋和幹地黃分別洗凈,放入砂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5分鐘左右。將鴨蛋取出,剝去外殼,放入鍋中煮10分鐘,然後喝湯,吃鴨蛋。
功效:本藥膳能滋陰清熱,對陰虛內熱引起的牙痛、手足心煩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