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生態振興的具體措施

生態振興的具體措施

1.夯實發展基礎。

2.與汙染作鬥爭。

3.堅持整體綠化、全民綠化的原則,開展綠化活動。按照“停止新種,逐步退出”的思路,在主要生態敏感區重點開展案樹替代,營造良好的森林景觀,提升生態功能水平。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三年行動,有序推進“廁所革命”,改善農村垃圾、汙水和村容村貌,實施自然村綜合治理工程和空心村改造工程,建設“美麗宜居”村莊。強化“三線壹秩序”約束。以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在線利用、環境準入負面清單等強化空間、總量、準入環境管理。加強森林保護,深入實施鄉村景觀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以建設“村邊有林、村中有園、林蔭路、花團錦簇”的生態田園風光為目標,實施農村綠化美化工程,搞好山丘和城鎮周邊的植樹造林、村莊綠化和庭院美化。

生態保護紅線:指生態空間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嚴格保護的區域。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通常包括重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沿海生態穩定等具有生態功能的重要區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石漠化、鹽漬化等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按照“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的基本要求,實施嚴格控制。環境質量底線:是指根據水、大氣、土壤環境質量持續優化的原則,結合環境質量現狀、相關規劃和功能區劃要求,考慮環境質量改善潛力,確定的區域和階段性環境質量目標、相應的環境管控、汙染物排放控制等要求。資源在線利用:是指以自然資源資產只能增值不能貶值為原則,以保障生態安全和改善環境質量為目的,利用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結合自然資源開發控制,對不同區域、不同階段的資源開發利用總量、強度和效率的在線控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