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脾虛吃什麽好?
1,粳米粥
粳米50克,葡萄幹10克。將粳米用適量清水煮至九成熟,加入葡萄幹,燉至成漿狀。
2.蘑菇牛肉湯
浸泡10g香菇,先用面粉包30g瘦牛肉,待湯汁沸騰後放入香菇,再放入牛肉片,加入適量味精、鹽、香油,再煮沸。
3.爆肚土豆絲
熟牛肚50克,土豆(土豆)80克切絲。切絲後,用清水洗掉表面澱粉。待油鍋熱後,放入少許蔥絲和蒜末,再放入牛肚土豆絲翻炒,加入適量牛肉湯、鹽和味精。土豆絲丸子熟了。
4、扁豆包子
新鮮扁豆兩個,雞肉壹個,切碎,用鹽、味精、鮮姜汁、花椒水拌成餡,以小麥粉為皮,揉成饅頭,放入籠中,大火蒸20分鐘。
5.百合粥
百合、蓮子、薏米各適量,同煮粥,加冰糖或白糖調味。
6.栗子粥
栗子肉20-30克,大米100克,壹起煮熟,用白糖或油鹽調味。
7.荔枝粥
幹荔枝5-15片,大米100g,壹起煮粥,加適量糖食用。
8.荔枝胡愛山蓮子粥
荔枝肉幹50g,山藥10g,蓮子10g(搗碎),煮至軟身,加入大米10g,煮成粥。
9、銀杏糯米水
8-12去殼的白果和60克薏苡仁,用適量的水煮沸,用冰糖或白糖調味。
10,白果蒸雞蛋
將1個雞蛋開1個孔,放入2個去殼的白果,用紙封好孔,放入盤中隔水蒸熟即可口服。65438+每天0次,分幾次服用。
2.脾虛癥狀
1,脾氣虛證
脾氣虛是指脾氣虛弱,運化失職,主要表現為納差、腹脹、腹瀉、氣虛等癥狀。
證候表現:食欲不振,腹脹,食後腹脹嚴重,大便溏薄,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萎黃,四肢乏力,形體消瘦,肥胖浮腫,舌淡苔白,脈緩或弱。
病因:多為飲食不當、勞累過度、長期憂慮、先天稟賦不足、脾虛、年老體弱、久病傷身、護理不慎所致。
2.脾虛氣滯證
脾虛氣滯證是指脾氣虛弱,舉不起而反沈的證候,以頭暈、腹瀉、內臟下垂、氣虛為主要表現。
證候表現:頭暈目眩,腹瀉時間延長,墜脹,尤其是進食後,肛門墜脹,甚至內臟脫垂,如脫肛、子宮脫垂,神疲乏力,氣短,言語懶言,面色蒼白,舌淡苔白,脈緩或弱。
病因:多為脾氣虛證進壹步發展,或久瀉、過勞,或產婦過度,產後失養等傷脾氣,陷陽所致。
3.脾陽虛證
脾陽虛證是指脾陽虛,由寒陰引起。主要癥狀為厭食、腹脹、腹痛、便溏、陽虛。
證候表現:腹痛、溫壓、食欲不振、腹脹、便溏、肢冷,或四肢浮腫,或白帶增多,或小便短赤,舌淡胖有齒痕,舌苔白滑,脈沈。
病因:多為脾氣虛證加重,或吃多了寒涼,用了感冒藥,損傷了脾胃,或腎陽不足,正氣下降,火衰所致。
4.脾不統血證
脾不統血證是指脾虛、血控異常、血溢的證候,主要表現為各種出血和脾虛癥狀。
證候表現:吐血、便血、血尿、流鼻血、月經過多等各種出血,伴有厭食、便溏、神疲乏力、氣短、懶言、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細。
病因:多為久病不愈,或過度焦慮、勞累,損傷脾氣,以致疏於調血,血溢脈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