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小冰期,歐洲冬季天氣寒冷。
大波動是幾十萬到幾萬年的規模。按照目前的技術,人類不可能準確預測幾百年後會發生什麽,幾十萬年後的更不用說。
我們現在處於第四紀冰期。如果要進入冰河時期,現在就是冰河時期,但是為什麽不冷呢?因為現在的氣候處於間冰期。
自從地球形成以來,* * *經歷了五次大冰期,分別是新太古代冰期(距今24億年至26543.8億年)、前寒武紀冰期(距今8.5億年至6.3億年)、早古生代冰期(距今4.6億年至4.3億年)和晚古生代冰期(距今3.6億年至。
大冰期持續了幾千年、幾億年,第四紀冰期持續了200多萬年。所以按照之前冰期的發展歷程,地球在幾百年到幾千年內都處於第四紀冰期。
恐龍生活在2.3億年前到6500萬年前,恰好處於晚古生代大冰期和第四紀大冰期的中間。那時候地球上的氣候非常溫暖潮濕,比現在暖和多了。從這個意義上說,即使恐龍沒有滅絕,也很難在今天的地球上生存,因為現在的溫度比恐龍生活的時代要低得多,恐龍今天只能在赤道附近或者熱帶地區生存。目前,地球上的南極有大量的冰蓋。
大冰期由幾個冰期和間冰期交替循環。地球雖然處於第四紀大冰期,但在第四紀大冰期結束後處於間冰期。所以現在的氣候可以定義為既不太熱也不太冷,既不像侏羅紀時期那樣溫暖濕潤,也不像冰河時期那樣寒冷幹燥。
我們現在所處的間冰期是從654.38+20萬年前開始的,第四紀大冰期的間冰期和冰期的存在時間大致在1萬年和10萬年的尺度,比如654.38+20萬年前到現在的間冰期,654.38+0.65438+20萬年前的間冰期。冰期存在時間長,間冰期存在時間短。最近的間冰期持續了2萬年,而最近的壹次持續了9到6.5438億+年。我們現在的間冰期已經存在了65438+20萬年。如果要結束的話,至少也要壹千年以後,幾百年幾十年都不太可能結束。因此,說地球進入了冰河時代,更不用說進入了冰河時代還為時過早。
我們只能根據過去冰河期和冰河期存在的時間來大致推算下壹個冰河期和冰河期在地球上的到來時間。按照以前的歷史,第四紀冰期是不可能結束的,因為第四紀冰期只存在了200多萬年,我們現在所處的間冰期也不可能在幾百年或幾十年內結束,因為它畢竟只存在了654.38+0.2萬年。地球
所以我們不能通過幾年後的天氣現象和氣候事件來判斷地球是否會進入冰期。冰期是千年億年的尺度,冰期和冰期內的間冰期是萬年的尺度。幾年幾十年的數據無法預測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變化。
早在民國時期,中國長江流域的三座城市南京、武漢、重慶被稱為“三大火爐”。所以當火爐被點燃和熄滅時,氣候變冷或變熱沒有必然的關系,而是副熱帶高壓的位置。首先要明確“花開”和“落”的概念。
每年農歷六月,我國長江流域都會出現高溫天氣,俗稱“三伏天”。這壹時期炎熱幹燥的天氣也常被稱為“伏旱”,在“伏旱”之前,會經歷壹段陰雨天氣。梅花什麽時候開花?它什麽時候會進入埋伏圈?在沒有天氣預報的年代,中國的人們是按照歷法和節氣來計算的。
三伏是初、中、末三伏,是至日入夏後的第三個庚日。為什麽它是在第三個庚日而不是六月的某壹天?因為中國農歷是陰陽合璧,既要考慮月亮的運動,也要考慮太陽的運動。它不是壹個純粹的陽歷。什麽時候開花,什麽時候落花,都和太陽的運動有關。所以日期必須按照陽歷法來確定,這種方法叫做10天幹和12地支組合而成的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