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請撤退。以避免意外傷害。
/01/
第壹批90後不知道得罪了誰。到65438+2月末,12,“第壹批90後”的微信指數已經達到峰值25244682。
據悉,最早的口號是“90後光頭”。此後,王霸洗發水趁熱打鐵,推出了小清新二次元洗發水。
聽說銷量還不錯?!
油膩的中年人串串,枸杞味的保溫杯慢慢向這批90後招手,毫無疑問,他們都有壹個像100瓦燈泡壹樣明亮的額頭,這是他們成為盟友,站在同壹戰壕的必要條件。
隨後,第壹批90後的肚子已經癟了,第壹批90後已經離婚。還有什麽?
90後,他彎,崩,出家;愛健康,愛佛教,更年期?
看標題的時候,我心慌了。
點進去看看。我不禁拍著大腿。這不是TM在說我嗎?
接下來,我忍不住了。右上角?
/02/
為了還原第壹批90後的真實狀態,
我們在1990年有過壹次關於王笑笑的對話。
王笑笑今年27歲。她壹頭卷發,粉底下有些雀斑。
壹見面就問,我看起來幾歲?
我說,23,4。
王笑笑開心地笑了,陳濤,妳太虛偽了。
問題:90後覺得自己禿頭嗎?
還沒有,但快了。家裏雙十壹的霸主用了壹半。
起作用了。看我的發際線。它又開始生長了。
第二個問題:90後離婚了嗎?
身邊肯定有離婚的人。
壹個小姐姐過來吐槽說,婆媳矛盾,老公不幫忙怎麽辦?
積分,下壹題。
老公聊天怎麽辦?
積分,下壹題。
老公欠了80萬現金貸款。我該怎麽辦?(沒有孩子)
分數,下壹個問題
當然,因為買房的政策,也有假離婚的,但最後還是有人假離婚分手。
三問:身邊的朋友,妳彎了嗎?
是的,經常有新人下載blued,很受歡迎。第二天悄悄跟我說,昨晚遇到的那個人,不夠值錢。
四問:妳出家了嗎?
是的,不是我,是我的朋友。進寺廟做個佛教徒,或者去鐘南山做個道士。
就我個人而言,我並不感到驚訝。活著,避免更多的世俗,可以讓人更清楚的認識自己。
五個問題:
網上說的那些佛教徒(不打不搶不贏不輸)和出家有什麽區別?
這是對出家的侮辱。網上盛傳“第壹批90後出家了”,其實更像是出賣年輕人的焦慮,包括偽中產。不看這種東西可以活得更好。
至於為什麽那麽多人相信,可能是大家都厭倦了壓力,從小壹直在努力。
/04/
談佛學,心裏有沒有焦慮?
其實能問出這個問題的人,不是妳自己算B的嗎?
工作,成家,買房,結婚,生孩子,生完二胎,學區房,培訓班?
心裏想想,實現人生贏家,下壹秒妳閉上眼睛妳的家人都會幸福。
按照普通人眼中的生活,這是壹個死循環。唯壹的辦法就是按下暫停鍵。不買房就不結婚不生孩子?
當然,這種焦慮是年輕人從童年向成年過渡時必然經歷的。Mitterauer,1993)認為,童年和成年的區分具有五種“過渡狀態”的歷史正當性:離校、求職、離家、成家和結婚。
20世紀60年代,清晰的成年規劃相當於澳洲中產階級男性的壹份工作+壹輛車+壹份清晰規劃的職業+壹套房子+婚姻。
對比中國年輕人的現狀,完全壹樣。
青年壓力類型表
從圖中可以看出,24歲前後有區別。24歲以前的年輕人,在知識、技能、經濟生活上壓力都是壹樣的。24歲以後,經濟壓力暴漲。
/05/
焦慮讓年輕人變成了鐵鍋裏的螞蚱,但與歷史的大車輪相比,這些焦慮還是太平淡了。
歷史上二十多歲的年輕人都經歷過什麽?
生在新時代,長在紅旗下,50後出生的年輕人壹度被認為是第壹代紅色接班人。但政治運動的波瀾壯闊,傳統文化的斷層,天災人禍,物質的匱乏,讓他們成為最可悲的壹代。Wg,下鄉,政治運動給那個時代的團結蒙上了紅色的色彩。
60後青年(80後)是改革開放的開端,他們帶著國家義務、社會責任、時勢造英雄的英雄情結和無法解釋的忠誠狂妄地成長。代理電影《芳華》。
包括70年代(90年代)的年輕人,他們介於新舊之間,代表電影走向青春。
過去,年輕人的願望是吃飽穿暖。而現在,80後、90後的年輕人呢?是對美好生活(壹人壹狗壹房壹車)的強烈個人需求。
國家的快速發展帶來了越來越高的個人需求。如果妳回到過去,在計劃經濟時期,妳的任何物品都不屬於妳,而是屬於集體公有。
雖然這種逆轉永遠不會發生,但也是不可接受的。
/06/
國家的繁榮,政局的暫時穩定,也意味著洪流暫時停息。尤其是年輕人,最怕聽到的詞就是階級固化。
簡單來說,努力不壹定成功,不努力壹定會舒服。
什麽“喪葬文化,佛的壹生”來了。世界上壹對大大小小的事情,不關我的事。
我們的未來會是什麽樣子?
日本給了我們最好的借鑒。
日本在20世紀70年代快速發展,進入富裕社會。在這種背景下,“無力量癥狀”出現。
簡單來說就是沒有熱情,沒有情感,沒有關心的“三無”狀態。不僅是學生,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也常常無精打采,失去鬥誌。
這樣想,是不是對佛門的生活很熟悉?
2014日本壹家名為《佛教徒男人》的雜誌
日本“佛系男”:興趣愛好排在第壹位,基本上壹切都是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和節奏來做。他們沒有女朋友,也不結婚。
典型特征就是:幼稚。雖然我已經成年了,但我還是拒絕踏入成人的世界,自我定位還是個孩子。比如大學生會自動留級,延遲畢業。
即使畢業了,也不想接觸社會,開始“隱居狀態”。
2010年7月,日本內閣府進行的“隱居”調查結果顯示,隱居者約有70萬人。
幸運的是,我們還沒有走到這壹步。
/07/
妳可以大聲反駁:
我是第壹批90後。
眼睛沒瞎,頭發沒禿,發際線很安全。
不油膩,不健康,胃口很大,
沒有謠言,沒有宗教,沒有出家,
沒有財務自由,也沒有虛度人生。
然而,在這個大時代的洪流中,仍有多達2000萬空巢老人,在北京退休的群租房裏,焦慮地倒吸壹口涼氣,在午夜後的黎明中,消失在平淡的明天。
而這壹切,80後早已看淡。
00後已經開始寫詩的人,相信這些話十年後也同樣有效。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