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養生課堂 - 如何讓老朋友喜歡太極拳?

如何讓老朋友喜歡太極拳?

太極拳是壹種哲學拳法,以李逸為拳法原理,以陰陽變化為靈魂。其拳細膩,松柔,貫穿,內外皆有。古代有句話叫太極十年不出門,初學者學起來很吃力。如何讓從未接觸過太極拳的老朋友喜歡上太極拳並不斷學習?我有四種方法。

第壹,調整心態,增強活力

很多參加過太極拳班的老同誌,入學時都有壹些問題。有的是過去工作中的不平衡和不愉快,久久揮不去;有的經常因為家庭矛盾或事業挫折而煩惱、抑郁、備受折磨;有的因為各種不幸而傷心痛苦,糾結在心裏很久。有的因為體弱多病,長期治療,悲觀厭世,對什麽都不感興趣。如果不及時消除這些不良心態,就無法建立起練好太極拳的興趣和信心。

學生入學,我想了解他們的健康狀況和心態,然後我會從拳擊哲學和現代科學知識等方面給他們講解“心態對健康的重要意義”。

心態的出現是外界原因引發的體內化學反應。當良好的心態出現時,體內會分泌出大量對人體有益的弱堿性物質,能中和體內酸性物質,抑制或減弱體內致病毒素的產生;相反,不良心態的出現還會促使身體分泌大量對健康有害的酸性物質和自由基。酸性物質和自由基在體內聚集,時間長了就會出現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疾病和惡性腫瘤。憤怒、煩躁、悲傷和憂愁是許多疾病和腫瘤的重要來源之壹。

持久的良好心態可以增強壹個人的活力。壹個人的生命力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壹是童心,即好奇心和上進心;二是孩子的身體,就是動作輕,四肢有彈性;三是童心,即壹種樂觀無憂無慮的表情。童心是這三個方面的決定性因素,童心是最好的心態。努力帶出老朋友的童心,是他們學好、練好太極拳的第壹步。

比如老幹部陳壽峰,入學時身患各種疾病,但家人動員他來上太極拳課,他卻沒有興趣和信心。他悲觀地認為“七十三(歲)、八十四(歲),魔鬼不自來”,整天無精打采,覺得練什麽都沒用。不過聽了幾遍太極傳的講座,他覺得心裏壹亮。從太極拳的拳法理論中,他體會到“精神可以改造體質”,“人體自身的潛能可以無限開發”,從而煥發出生命的活力。他努力克服記憶力差、身體協調性差的困難,壹直堅持跟班。從初級班到高級班,他沒有遲到,沒有早退,沒有缺課。現在他不僅學會了吳式太極拳37式、太極刀、太極劍,更重要的是胰腺炎、高血壓等病都治好了,血檢各項指標正常。現在他氣色紅潤,身體強壯,精神矍鑠。太極傳給了他新生。去年他帶著兒子兒媳女兒進了太極拳班。他說:我和太極拳結下了不解之緣。

第二,平衡陰陽,祛病強身。

長期不平衡的心態會導致多種疾病。同樣,長期不平衡的姿勢、運動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會導致多種疾病。現代醫學告訴我們,很多疾病都與某些方面的長期失衡密切相關。比如長期的精神不適會導致壹些生理指標的變化;長期姿勢失衡會造成頸椎、腰椎退變,導致骨質增生、椎管狹窄、椎間盤突出等。長期的不良生活習慣,如抽煙、喝酒、吃太油膩的食物、起居無規律、缺乏運動等,會形成很多現代的“富貴病”,如脂肪肝、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

《黃帝內經·蘇文》古天真論說:“古之人,知之,學之陰陽,和數之招數,飲食有度,不躁作,故能和神相合,壽度百歲。”否則,現在的人以酒為漿,胡作非為,壹醉方休,竭力竭其精,消散其真,不知如何持其滿,時不時,快其心,逆生命之樂,無節制地生活,那麽半個百就失敗了。"

陰陽學說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全面客觀地反映了宇宙萬物的存在形式和變化規律。陰陽平衡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最佳狀態——宇宙陰陽平衡有利,國家陰陽平衡昌盛祥和,家庭陰陽平衡和諧幸福,人體陰陽平衡健康長壽。

我們的教練太極拳讓學生們了解了陰陽平衡的道理和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拳擊尋求科學的平衡。

很多老同誌在入學前就患有頸椎病、腰腿病、心腦血管病、“三高病”等等。練了壹段時間太極拳,疼痛減輕了,慢慢的不自覺了。原因是什麽?正是通過學習和練習太極拳的拳法理論和方法,他們充分認識到調節陰陽平衡在自身各方面的重要性,並通過調節陰陽平衡進行鍛煉,取得了成效。

太極拳是壹種精神訓練的功夫,強調中國是和平,平靜和自然的,沒有努力。我教老同誌練太極拳時,註意每壹個動作,讓老同誌明白“陰在哪裏,陽在哪裏”,強調陰助陽,陽導陰,處處要求陰陽平衡。又從拳術論到為人處世論。在陰陽哲學的指導下,隨著每壹個動作的不斷規範和熟練,對陰陽的理解和認識會在很多方面加深,在頭腦中逐漸形成保證陰陽平衡的好的程序,使原來在思想、生活、工作、運動上的不平衡慢慢得到調整,身體狀況、思想狀況、心態也會逐漸變好。

第三,身腦共練,延緩衰老。

人體的衰老現象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壹是腰腿不靈,行動遲緩;第二,大腦記憶力差,反應慢。

腰部是連接四肢的總樞紐。腰疼會讓四肢衰竭,連呼吸都會受限。腰部是先天的基礎——腎所在之處,是各種經絡所連接的靜脈的家。腰部可以鍛煉全身的肌肉、韌帶、關節、內臟和經絡。在太極拳的理論中,有壹些重要的論述,如“身如輪,腰如軸”,“人的意誌來源於腰”,“時刻註意腰部,腹部放松自然”,把腰部鍛煉對健身和武術的重要性放在了極其重要的位置。

俗話說“老腿先廢。”人的腿就像樹根,機器的馬達,房屋的承重墻。腿部老化,如死根、電機故障、承重墻損壞。醫學認為,人老了,不怕頭發白,不怕皮膚松,就怕腿不行了。因為人體50%的骨骼、50%的肌肉、50%的血管、50%的神經都在兩條腿上,全身50%的血液還在兩條腿上流動,人壹生中70%的活動和能量消耗都是由兩條腿完成的。兩條腿是連接身體各個部位的大環形組織,它們的經絡通暢與否決定著人的健康長壽。

《論太極傳》說:“數年不能練者,必問其腰腿。”太極拳不僅重視腰腿的鍛煉,而且有規範、科學、有效的方法,能使腰腿經絡通暢,氣血通暢,健康有力。當人的腰腿健康了,身體的各個器官,尤其是心臟、大腦、消化系統都會恢復到健康的狀態。

人腦是人體的“總部”,主管指揮著人體的壹切動作。人腦是壹臺大計算機,每分鐘接收10萬條信息,同時進行處理和反饋,耗氧量是整個人體的25%。有科學家計算過,如果造壹個機器來代替人腦的功能,它會比地球大好幾倍。人的大腦分為兩個半球,就像太極圖,陰陽交合,同步運動。但各有分工。左腦負責管理信息和運動,右腦負責管理形象思維和潛意識。左腦掌管後天獲得的信息,而右腦本身長期擁有人類的先天信息。右腦的發展是無限的,極其重要。開發右腦可以恢復原心,消除假心,促進腦內內啡肽的分泌。內啡肽能使人心情愉快,促進血液循環,抑制過多自由基的產生,使重要器官和免疫系統較少受到攻擊和損害,減緩免疫細胞的衰老,因此具有抗衰老的作用。但是右腦的發育必須滿足壹個條件——左腦要安靜。左腦冷靜下來後,右腦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而太極拳的訓練要求端莊穩重,放松自然,適度舒適,意圖不硬,使左腦處於最佳的放松狀態,為右腦的開發創造良好的條件,使人思維敏捷,想象力豐富。從而激發人體潛能,使人回憶起遙遠的童年,走上回歸先天長壽之路。我在教老同誌練習太極拳時,不僅教他們如何科學地練習腰腿健腦,還特別註意運用通俗有趣的比喻,傳授保健知識,解讀健身理論,幫助他們同步練習腰腿健腦,在延緩衰老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員們普遍反映受益匪淺。

第四,量變和質變,鞏固和提高

教導老同誌,太極拳不要急躁,也不要苛求太多。壹個動作要重復,示範,練習,壹個拳法理論要重復。只有這樣,才能在他們的頭腦中建立起穩定的信息程序。老同誌雖然記憶力差,協調能力差,但理解能力很強。只要教學雙方都有耐心和信心,願意在“量變”上下功夫,時間長了,次數多了,就會有質變和明顯的提高。

2003年夏天,我應聘到北京市大興區老年大學(現老幹部大學)當了8年太極拳班的老師。8年來,他在老年大學接受了傳統的吳式太極拳和武術,培訓了1000多名退休老同誌和社會老年人。因為健身和開智的效果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