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姜
生姜味辛無毒,入脾胃肺經,益脾胃,有發汗解表、溫肺止咳、解毒之功效;主治外感風寒、胃寒、嘔吐、風寒咳嗽、腹痛腹瀉。生姜10g,蘿蔔250g,切片水煎,趁熱常飲。
2、蔥白
能宣肺散寒止咳,適用於風寒感冒引起的咳嗽。可用鮮蔥3~5根,每根長約7厘米,洗凈切碎。先用粳米50克,照常煮成粥。粥要煮的時候,把蔥白放進去煮壹會兒再吃。
3.紫蘇
紫蘇通常作為生魚的調料或烹飪中的香料食用。它不僅有去腥的作用,還有宣肺散寒止咳的功效。可以選擇粳米50克煮粥,煮好後加入新鮮紫蘇葉3~5片,或者加入紫蘇炒的水6~10克,稍煮後再加入壹些紅糖。
4.大蒜
取大蒜2 ~ 3瓣,搗碎,放入碗中,加水半碗,加冰糖壹顆,蓋碗入鍋蒸。大火燒開後,用小火蒸15分鐘。大蒜性溫,入脾胃、肺經。對治療感冒咳嗽、腎虛咳嗽有非常好的效果,而且方便簡單,孩子也願意喝。
5.白菜根
白菜根300克,生姜3片,紅糖60克。將菜根洗凈,用姜和糖煮熟,趁熱喝。具有解毒散寒的作用,可治療外感風寒邪引起的惡寒、發熱、頭痛、無汗、惡心等癥狀。
二、感冒咳嗽喝什麽湯能很快好?
1.蘿蔔是蔥
做法:蘿蔔1根,蔥6根,姜15g。先將蘿蔔放入三碗水中煮熟,再放入蔥姜,煮成壹碗湯。和殘渣壹起吃壹次。
用途:宣肺解表,化痰止咳。治療風寒咳嗽,痰多,畏寒,疲倦,酸痛。
2.紅糖生姜紅棗湯
做法:紅糖30克,鮮姜15克,紅棗30克。用三碗水煎至半熟,突然服用。吃了之後,微微出汗就好了。
用途:祛風散寒。治風寒咳嗽,胃寒刺痛,產後寒瀉,惡陰等。
3.芫荽湯
做法:香菜30g,麥芽糖30g,大米100g。先把米洗幹凈,加水熬湯。取米湯三勺,加香菜、麥芽糖攪拌,蒸10分鐘,趁熱服壹次,註意避免風寒。
用途:透表發汗,治療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蘿蔔蜂蜜
做法:1個大白蘿蔔,蜂蜜30克,白胡椒5個,麻黃2克。將蘿蔔洗凈,切片,放入碗中,倒入蜂蜜、白胡椒、麻黃等。,蒸半個小時趁熱服用,躺在床上見汗就好了。
應用:發汗散寒,止咳化痰,治感冒咳嗽。
5.清蒸貝母甲魚滋陰補肺
做法:貝母5克,甲魚1只(約500克),雞湯1公斤,蔥、姜、花椒、料酒、鹽。將甲魚宰殺,去頭及內臟,切塊備用。將甲魚放入蒸盆中,加入貝母、鹽、料酒、花椒、蔥、姜,放入籠中蒸1小時。趁熱吃吧。
用途:滋陰清熱,潤肺止咳,清熱。治療陰虛咳喘、低熱盜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