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黑貓偵探二:極寒之國(1):當人和動物不壹樣的時候,妳想要什麽?
這套漫畫不用多說,在國際漫畫界早就享有很好的聲譽,兩位作者也獲得了很多獎項,包括安古蘭國際漫畫節。目前這部漫畫已經出版了5本。好在中文版也在陸續出版,讓國內的粉絲也能欣賞到這樣的優秀作品。當妳看完這部漫畫,妳會感到驚訝,對不對,斯坦?李說這是壹部“完美”的動畫片。
讓我們言歸正傳。先說這個系列的第二部,極寒之地。說實話,這部作品的藝術性在於動物擬人化的運用,慢慢展現了50年代美國社會的“黑”——高層腐敗、種族歧視、麥卡錫主義的幽靈。這種動物擬人化的創作手法,部分淡化了故事的嚴肅性和暴力性(畢竟這是漫畫),同時又很像喬治?奧威爾的《動物莊園》很壹般,不同的動物有自己獨特的“個性”,很諷刺。如主角黑貓摩薩德。就像它的名字Blacksad壹樣,冰冷中有壹種淡淡的悲傷,那是貓的孤獨;再比如記者維克裏,他是任何嚴肅故事裏都應該有的“小醜”,充滿了臭鼬的渺小和滑稽;看看北極熊隊長和白虎大亨,強壯的熊科和貓就知道他們很強大,人脈很廣。為了傾向於這個故事中的種族主義,使用的動物角色顏色也代表白人和有色人種,壹目了然。正是因為人對不同動物的主觀感受不同,漫畫中的人物才能活靈活現,不需要復雜的描述。在壹個只有50頁的短篇故事中,這個設定是很強大的。
漫畫畢竟是壹種圖文小說,除了故事之外,畫面的構圖和色彩也必須相當考究。從故事第壹個場景的分割鏡頭開始,那種從特寫慢慢拉到大場景的獨白,帶著主角的“淡淡的憂傷”,最後定格在壹個不適合孩子的全景畫面上。哦,妳會下意識的認為這不是壹部充滿笑點的漫畫。其次,這是壹部偵探小說。如果妳仔細閱讀,妳會發現許多線索被巧妙地安排在畫面中。這就是圖像藝術的優勢,可以把所有的線索都放在圖像裏,構圖和色彩都是經過仔細推敲的。用圖講故事,不用太多的文字,是漫畫的壹大魅力。
最後說說漫畫中的種族主義。如前所述,通過動物擬人化的創作手法,讀者可以清晰地判斷出這些人物的體型、膚色和性格。如果人類除了膚色、五官位置等等之外,外表基本相似,那麽從外表上就更容易區分漫畫中動物角色的類型。是啊!正是因為有了“區別”,歧視才能滋長。正是因為“妳是……我不是”的觀念,人類之間相互疏遠,相互厭惡。動物擬人化壹方面弱化了故事的暴力色彩,另壹方面又加劇了其諷刺性。能從漫畫中反映出自己嗎?而相位反映的是壹種什麽動物?以及“人不同於動物的希望是什麽?”與此同時,婦女仍然是令人遺憾的受害者。他們脆弱但堅強。時代變了,也許這種事情在某個時間某個地點還會繼續。
正因為黑,所以白才能叫白。不是嗎?
。美國終於喜歡上摩薩德和小凱利的眼睛了。他們想談談,卻無言以對,冷眼旁觀。還有封底的那張照片,化為煙塵,隨風飄散。
反思《黑貓偵探2:寒冷的國度》(下):擬人化與隱喻化、諷刺與現實——完美的藝術作品
看完第壹本書《影間》,再看第二本《極寒之地》,就像直接從《故事會》跳到《人民文學》。
不用說,這部作品的超級畫師和對表情的準確描述只關心劇情:
第壹本書的故事線索極其簡單,甚至最後的BOSS信息也基本是反派豬隊友發的。摩薩德本身除了自身的戰鬥力(能打仗)和通訊網絡(警察局長幫忙做偽證)之外,幾乎沒有什麽偵探能力...
至於第二本書,瞬間劇情高超。白頭發和黑頭發是種族歧視的隱喻,是權利的代價和犧牲,是父女婚姻的畸形,是復仇花的惡果。真相層層剖析,故事是壹件趣味性和藝術性兼備的完美藝術品。
很有意思的是,在故事的結尾,和小凱利壹起在雪地裏玩耍的孩子中,有壹個黑白相間的斑馬孩子。而且這個斑馬小孩穿的褲子也是黑白條紋的。這是否意味著“黑白和諧”的希望在於下壹代孩子?
黑貓偵探二:極寒之國(三)點評:請讓我嘗嘗這黑硬。
摩薩德為什麽這麽牛逼?因為人家太牛逼了,手稿進了博物館。這是壹部可以稱之為藝術品的漫畫好嗎?漫畫和動物園壹樣,都是擬人化的動物,契合了人物的各種性格。漫畫應該是壹門直指靈魂的藝術。而優秀的漫畫應該是比較私密的東西(重口黑暗或者芭芭拉的小魔仙),不應該以固定的形式去迎合讀者。那太無聊了。
這個系列的男主是壹只黑* * *貓,壹個硬漢,和我們黑貓警長的官方身份不壹樣。他是壹名偵探。在邪惡的資本主義社會,即使是這樣強大的國家機器也不能保證解決所有的案件。私家偵探,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堵褲襠。我們的黑貓偵探來了。私家偵探沒有國家賦予的偵查權。警方在查獲線索時,可以對涉嫌的錢、物、人進行暫扣。私家偵探沒有這個權力。找個對象,找個小黑人。妳能想到的辦法都是私家偵探,妳會在尋找的過程中積累經驗。而且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黑貓偵探屢敗屢戰,它的探測值還沒有我們朝陽大媽的戰力強。但是,摩薩德不是超級熊貓,也是普通的貓。歷經磨難,他終於破案了。
此外,第二部《極寒之國》完美地凸顯了邪惡資本主義的醜陋和骯臟。誰來拯救這裏處於水深火熱中的人們?這裏的黑白大戰是從健身開始的?有句話叫:“窮人有奸計,富人有良心”。誰想作惡?是大白熊、白狐貍還是瞎鳥?有的人,因為那層皮,有的因為軟弱,有的因為嫉妒,有的因為希望,有的因為報復,開始利益之爭,為了高位煞費苦心,壹時給別人帶來厄運。動物本性就是這樣壹個脆弱的容器,經不起幾下窺探,把它的貓弄壞,只能眼睜睜看著凱洛格的眼睛離開。水深火熱中的動物靠誰?未來,誰將在大蕭條的這條荊棘坎坷艱難的分界線上獨立行走,完成解放全世界人民、消除種族歧視的偉大事業?
可12:44因為他們都比自己多,拿出來扔進去。然而這個寡婦本身就有所欠缺,她投入了全部的醫療保健。
反思《黑貓偵探二:冰冷的國度》(四):羅生門家族——壹個被偏見和歧視摧毀的家庭。
《黑貓偵探》第二部會將第壹部中黑暗的氛圍逐漸升級,主角布萊克薩德,顧名思義,會壹步步將我們帶入這個黑暗而悲傷的故事。漫畫中有很多細節是看中文很難發現的,比如分割線老師,灰先生,他的英文意思是灰色,也是黑與白的中間,灰先生的膚色是棕色。作者對細節的關註,讓這個充滿高口碑的系列作品更加出彩。當然,漫畫家或者作家都喜歡彩蛋,漫威漫畫就是最好的壹個。
如果只是壹幅華麗的畫,那只能是壹幅很好的插畫。壹部好漫畫的核心是講故事,無處不在的氛圍烘托出來,就像看電影壹樣,把讀者帶入漫畫家創造的世界。在壹個極度寒冷的地方,白雪覆蓋的土地似乎在表明這片土地的主人是白人,再加上摩薩德的視角,事件水落石出,最終揭示了這個小鎮被遺忘已久的悲傷往事。也正是因為這段過去,才逐漸醞釀出這些更大的事件。接下來我們根據漫畫中的信息還原整個故事。
從黛娜·史密斯的墓碑上我們可以知道,1929是卡魯普拋棄他們母親的時間。不知道是作者的本意還是偶然。這壹年也是美國大蕭條的開始。可以推斷,卡魯普夫婦是在1929之前來到“分割線”的。為了追求社會和經濟地位,卡魯普和斯米爾交了朋友。以Smil為代表的這個“分割線”的上層階級,才是真正的種族主義者。隨著時間的推移,Karup將Dana遺棄在野外,因為她的母親是黑人。而丹娜的母親活了下來,生了兩個漂亮的女兒,為後來的復仇埋下了伏筆。
以上是這個故事的來源。壹對相愛的戀人來到壹個陌生的城市為了更好的生活打拼,而丈夫卻因為阻礙了自己的發展而殘忍地拋棄了妻子和自己的骨肉。
仇恨的力量把傑西和黛娜帶回了“分界線”,唯壹的目的就是報復他們的父親!上演了壹場家庭羅生門悲劇。於是傑西假扮南方名媛嫁給了父親,和下屬曖昧但從不讓父親和合法丈夫碰她。Dana和她父親睡了,生了個孩子,Kelly。散布卡魯普愛孩子的謠言,為輿論鋪路。然後疏遠父親和哈克,假裝綁架凱利,利用哈克和三k黨除掉卡魯普,最後殺死哈克。但意外的是,哈克為了保密,殺了他的妹妹達娜。
這壹切看起來很荒謬,很悲傷,很難釋懷,事情的開始只是因為偏見和對膚色的歧視。在整個故事中,正義雖然得到了伸張,但並不能讓人如釋重負,因為三k黨依然是斯邁爾斯家族中“分割線”的大人物,種族歧視依然存在。壹個悲傷的故事結束,沒有人知道另壹個悲傷的故事是否已經開始。只要人與人之間這種根深蒂固的偏見還存在,人總會受到傷害。
也許是作者有意根據現實設定了這樣的結局,而恰恰是這壹點,才可以稱之為blacksad!黑暗中說不出的悲傷是這個系列永恒的主題!而且隨著故事的結束,最後幾頁還有鮮艷活潑的色彩!畢竟凱莉是無辜的,孩子才是未來!
關於書中的鮮紅色,只出現在Karup的三k黨領袖的紅色服裝,傑西在雪地裏送給Dana的玫瑰,小Kelly和她同學的大衣,以及摩薩德最後開的車。卡魯普的紅色禮服是他的領袖的代表,也預示著死亡和鮮血的命運。送給黛娜的鮮紅玫瑰也反映了黛娜年輕活潑的生命的結束。玫瑰越是美麗動人,就越能反映出黛娜的命運是多麽的可憐和遺憾。小凱利和她的同學們的紅色,是活力的紅色,是新生命的紅色。最後摩薩德車的紅色,是壹切塵埃落定,正義得到伸張後的平靜。難怪作者獲獎是因為他對色彩的掌控,完美的烘托了不同人物的命運以及相應的情感氛圍。
最後,延伸:壹首歌背後的可怕真相——從《黑貓偵探》看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種族主義。
反思《黑貓偵探II:極寒之國》(五):翻譯
第二本書已經成功出版,這是壹個巨大的喜悅!裝訂和印刷壹如既往的好。希望後浪能繼續保持這樣的高水準,完成《黑貓偵探》。
之前看了影間,對翻譯特別不滿意,所以特別評論//book.douban/review/7569645/。昨天看了《極寒之地》,感覺對話流暢度比第壹部略勝壹籌,但還是有壹些地方我覺得不妥。這裏列出來供參考和討論:
[03]“任何人看了我的書都會覺得裏面全是廢話……”
(“無論如何,將“讓”替換為“不”
管“是不是更好?)
[第04頁]“不幸的是,我們貓天生嗅覺靈敏。遇到這種和肥皂有仇的人,真是倒黴。”
(布萊克薩德不是壹個幽默的人。妳確定他會自稱“貓”?隨著流行的網絡
熱詞翻譯真的好嗎?)
[Page 06]“這個社區是我們創始人的夢想。當時大家都以為戰爭結束了,該繁榮了。
繁華——”
(“繁榮”壹般用來形容地區和國家,但對於社區來說顯然太大了。)
[09]“棉花,妳是個老* * *,永遠不會變。我警告過妳無數次,妳是好樣的,永遠不會改變。”
(27個字,三個問題:1。頻繁重復“妳”;2.“不變”的重復;3.“屢教不改”壹般都是老師教的。
是權威機構或個人,比如監獄、學校、家長,但說話的人不是。)
[11]“比如我相信舊約中的解釋。”
(舊約可以信,但“解釋”不應該信,應該信“承認”。)
[Page 12]“今天,只有我們幾個人還在守護著祖先留給這個國家的寶貴遺產。”
(“人”的重復,但問題不大,不如改成“祖先”。)
[Page 15]“我在他家做女傭,他看凱麗的眼神讓我背脊發涼。”
(“涼”和“涼”的讀音重復,所以“涼背”自然就多了。)
[21]“他們來之前,整個社區欣欣向榮,欣欣向榮。現在:大家都失業了,大家都很孤獨。
痛苦。"
(大家?)
[第45頁]“沒想到,卡魯普在陰間復仇,用的正是……”
(這裏用“在黑暗中”很奇怪~ ~譯者拖成語的毛病還是沒變。)
還是那句話,整本書的對話只有幾個字。請仔細選擇妳的話,並產生壹個合理的翻譯。不要辜負了優秀的印刷和精美的裝訂。
除了翻譯,這壹部分的主題也必須提到。
大多數人會為這本書對種族歧視這壹社會問題的揭示而鼓掌並深表贊同。但我想說的不是“種族歧視”本身。
《偵探黑貓》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以動物形象展現人類社會,並根據人們心中善惡的差異賦予不同的社會角色。因為畫家的功力深厚,實現起來並不困難。這本書的妙處在於,它將動物的顏色與人的膚色進行了對比。我想大家壹定對這個想法感到驚訝。而這種將動物特征自然而巧妙的服務成深刻的社會話題,堪稱是在“換頭”基礎上更有功力和內涵的創意之舉。
第二部分是壹個典型的例子。
不幸的是,已經出版的五本書裏,只有第二本做到了這壹點。剩下的基本都只是好看的“換頭”漫畫。而且從第四部開始,畫師的態度就變了,能夠遊刃有余的掌握之後,總有壹點點粗心大意。畫面精細度不如以前,整體質量開始下降。
所以這部電影無論是畫面、劇情還是內涵深度,都已經是整個系列的最高水平了,雖然來的有點早。
以上。